翁教授家離梅蘭芳大劇院很近,提前踩過點的晏清從容驅車由萬壽寺路右轉進中關村南大街,直行過西直門外大街,再沿車公莊西路穿西二環,行至平安里西大街后,梅蘭芳大劇院那標志性的玻璃幕墻已近在眼前,他直接將車開進地下二層,四平八穩停在標識著〈雅觀樓〉包廂的專屬車位上。
初戀清:“我牽著你進去吧,嗡嗡嗡,演出都快開始了,停車場沒人。”
傲嬌憬:“沒人也不行~討厭~”
回應得口不由心,羊毛圍巾披肩、棒球帽等全副武裝的翁懷憬就這樣低著頭下了車,她紅著臉匿著甜甜蜜蜜的眼神任由自己被帽衫套頭的晏清牽進一旁的直達電梯。
“大幕尚未拉開,咱們剛剛好踩點到,這兒視野果然很開闊…”
進到觀雅樓,牽著翁懷憬不放的晏清徑直穿過兩把紅酸枝木太師椅靠向觀景臺,透過那扇敞開的雕花木窗,梅蘭芳大劇院的一樓廳堂、劇場報幕屏、鏡框式舞臺等盡收眼底。
整座劇場的設計風格都極盡富麗堂皇,而完美融入明清殿式彩繪的各種活動升降平臺、電動舞臺吊桿,隱形音箱,反聲罩系統等設備又彰顯著現代科技與東方審美觀的兼容包并,暗爽著心上人纖纖葇荑羊脂玉般溫潤的手感,某登徒子顧左右而言之道:“這里比起長安大劇院來,是要富貴逼人多了。”
“裝得跟頭回來似的,好假哦~你們帝都人藝偶爾也會來演出啊…”
嫌棄地甩出記白眼,翁懷憬興許是顧忌著被人發現,沒挨到煳裱著桐油紙的窗欞跟前,單手護著帽檐的她輕聲慢語中將晏清往回帶了帶:“快松手啦~樓上樓下入座的人都會往這兒看的。”
“可這包廂視角新奇呀,嗡嗡嗡,那我們坐下來說…”
從善如流松手,腳步往回一收,熟知翁懷憬說話藏半句習慣的晏清聽出了她的潛臺詞,多半翁教授在這亦有登臺演出過,心中暗道失言:
「大意了,梅蘭芳大劇院細語官v都說了,除曲藝戲劇表演外,還能滿足國內外歌劇、話劇、舞劇、音樂會等各種藝術形式的演出需要,自然不會缺了芭蕾舞劇目,說不定我倆都有在這演出過。」
“這倒是,我也頭一回來包廂看折子戲~”
依然是公爵夫人傾斜坐,翁懷憬隨手抄起小幾上的戲本簿,徐徐翻閱借以躲避晏清的目光追逐,別有一番古典美人低眉垂眼的味道,看罷她還絮絮說道:“前一折是《長生殿·彈詞》,小時候媽媽演出完,總愛帶著我在后臺聽這些,像《千金記·別姬》、《牡丹亭·游園》~”
“這些不都是昆曲么?哦,常言道京昆不分家…”
前世晏清制作過不少國風歌,各種劇目涉獵甚廣,自然聽過這些曲名,他恍然大悟:“難怪當時你學程派青衣的眼神運用那么輕松寫意!”
“不分家的是唱念用中州韻的北派昆曲,我媽她們渝城民族劇團成建制的劇種很多啦~又不光只有清音和川劇,越劇,湘劇、南昆之類南派劇目都有的…”
說著說著,團指作拈花狀,翁懷憬身段一探,眼中漸生幽怨,表情復而旖旎,在晏清傾注的驚嘆目光中,她以潺潺流水般的吳語水磨腔輕唱了一段華美纏綿的游園選段:『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難怪有人評說昆曲詞文之華美,曲音之婉轉,無出其右…”
愈發覺得翁懷憬寶藏,晏清心悅誠服贊道:“我嗡嗡嗡不愧家學淵源,這段《皂羅袍》深得其中真味兒。”
“嗯~翁瑜女士表示她對你這番投其所好很滿意,咦~入場得差不多了…”
眼角通紅,顧盼間翁懷憬秋水汨汨流轉,顯然很受用晏清的夸獎,又慌于登徒子視線的炙烈,她含羞轉移著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