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話,顧左右而言他,非常巧妙,真是有一手。
司機在青藏高原上當過汽車兵,駕車技術還行,一直把他們送到荷村,雖說路很差,但他能把車弄上去,還不讓人產生嘔吐感,這就是本事。
由村項目點總干事老譚陪同,他們去走訪四組。馮菲菲那胖妮子很好奇,四組不通公路,人們是怎么生活的。
“不通車,只能走人,有一條羊腸小路,可以走到四組的每一戶人家。” 荷村老譚介紹說。
馮菲菲那胖妮子問:“那他們靠什么生活?”
荷村老譚說:“種地。養豬,賣了買點生活用品。”
馮菲菲那胖妮子看到一戶人家,是土墻壘成的房子,屋頂是青色的小瓦,廁所和豬圈上的瓦片不是土燒成的,而是石片,一片壓著一片地,整齊地排列在上面。里面有一男一女,是母子倆,兒子看樣子有四十多歲了,母親頭發已經花白。堂屋里的側面墻上,牽著一條繩子,上面搭著破舊的衣服,可能是別人送的,看起來不適合他們穿,幾雙破了底子和幫子的解放鞋,掛在門后的墻上。
“家里幾口人?”馮菲菲那胖妮子問。
繼續閱讀!
“兩口。大兒子結婚了,分家另過,我和小兒子住一起,小兒子沒有堂客。”老人回答道。
“什么是堂客?” 馮菲菲那胖妮子轉過頭問荷村老譚。
“就是妻子,屋里人,老婆的意思。” 老譚說。
馮菲菲那胖妮子“哦”了一聲,繼續問:“那為什么沒結婚?”
老人說:“窮,人家看不起。在外打工的,心花了,不愿回山溝。”
馮菲菲那胖妮子說:“也是。那你小兒子為什么沒出去打工?”
老人說:“去了的,沒弄到錢,又回來了。聽說官府要支持我們建水池,就回來幫忙了,單靠我一個老婆子做不了。”
馮菲菲那胖妮子說:“那水池準備建在哪里?”
“諾,在屋后的山坡上。已經挖好了。我家要趕緊修好水池,小兒子還沒結婚,沒有水池不容易接到女人的。”老人說。
老人很健談,也不怕生人。說著,她就要帶著他們去看看那水池。馮菲菲那胖妮子到這里來的目的就是要看看水池的土方工程完成得怎樣了,巴不得現在就去看。
沿著彎曲的小路,他們爬上了山坡,那里有新翻出的黃土,坑底有一塊巨石,馮菲菲那胖妮子問:“那塊石頭怎么辦?”
荷村老譚說:“技術員來看了,說要炸掉,否則影響蓄水量。”
馮菲菲那胖妮子問多哥:“可以嗎?”
多哥馬上說:“當然可以了。這里沒有活水,就不會把水給震跑。”
馮菲菲那胖妮子問:“什么水給震跑?”多哥很激動,見到馮菲菲那胖妮子這么問,認為領導很信任自己,越發手舞足蹈地說:“是的,是的,活水有水路,水路可以出水,如果**使用不好,就會影響出水,水路一改,水就流到別處了,不知道會跑到哪里去。”馮菲菲那胖妮子點了點頭。
對荷村老譚說:“以后挖土方,一定要規規矩矩地挖,不要在石頭縫兒里挖,不僅要裝得住水,還要好看,以后投資方來驗收,也容易拍照片。”
縣分公司老譚說:“是的,按你說的辦。”
然后,他們告別那一戶母子,又到四組五組看了看,情況大致一樣,一組二組和三組是他們來的時候,下車的位置,也不用看了。馮菲菲那胖妮子相信了他們所說的,即水池土方工程已經完成,就準備下山。
荷村老譚說:“別走,午飯吃了再走。”
縣分公司老譚說:“不用了,回縣里吃,還有別的事。”大家告別。坐車回城。
在路上,他們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