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截癱病人,常年服藥,為補貼家用,在家里開了小商店,方便周圍群眾生活。大家也照顧他家,總是舍近求遠,到他家來買東西。他本來是健康人,年輕時,是村里的拖拉機手,很聰明,對機械無師自通,加上他能說會道,成了遠近聞名的人。關鍵是他明事理,考慮問題比較全面,也能調解紛爭,威望較高,只是因為殘疾,沒有參與到項目管理中來,非常遺憾。
不一會兒,人們陸陸續續到了。
開始開會,和平時開會不一樣,開會就談問題,怎樣解決,不扯東拉西的。
“馬上要挖管槽,動員大家齊心協力,把管槽挖通,準備埋水管,讓李家梁子的早點吃上自來水。”李干事說。
“不行。不能從我們房子后面過,如果水管爆炸了怎么辦?”5組代表說。
“那你說怎么辦?”賈財務問。
“我不管,反正不能從我們這里過水管。”5組代表說:
“難,難,難道從天上飛不成?”李華發說:
“飛不飛不關我們的事,我們也沒有水吃,誰管我們?憑什么不讓我們吃水?難道我們是二奶生的?”5組代表說。
“都是大媽生的,沒有二媽生的,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不存在歧視。大家有意見可以提,好說好說。”賈明珠說。
“大家別鬧了,我說個方案。看行不行。水管經過的誰家,就在誰家開一個三通,粗變細,直到家戶人家的廚房外墻,室內水管安裝自己的負責。” 李干事說。
“那、那、那怎么行?如果家家都開口子,水能到我們那邊嗎?水夠用嗎?如果大家都浪費,讓水敞開了流,拿水去抗旱,我們都快渴死了,人家把水往自己家的水田里灌,那、那能成嗎?”李華發說。
“其他人是什么意見?”李干事說。
“我支持老李的建議。不過,每家每戶都要安裝水表。有錢人買得起水的,盡管放水抗旱。按水表讀數收費,每噸多少錢,再商量,參照以前的標準。這個可以問問老管水員賈茂剛的意見。”賈明珠說。
“這個提議很好,只要是土豪就可以任意花錢,隨便放水抗旱,或者養魚都行,只要有錢,不做干涉,還有誰補充嗎?”李干事問道。
繼續閱讀!
“我基本同意老李的意見,在此感謝基金會兩位項目主任!你們辛苦了!跑那么遠來我們村來獻愛心,真是我這一輩子沒見過的好人。大家都讓一步,學學人家,都獻愛心。水又不是**,怎么會把房子弄坍塌呢?萬一塌了,我負責賠。大家都安裝水表,按讀數算水費,一視同仁。我支持!”賈思志說。
“那還是沒有保障,我們幾戶離另一個水源還近一些,不想和李家梁子共用一條水管,需要另外做一口水池,這個條件必須滿足,否則就不準過水管。”5組代表說。
“那、那好,你們狠、狠,看誰狠!你們不準我們吃水,我們就不準你們走路。村里公路經過李家梁子,你們的農用車包括人,都不準從我們門前走,要走,也可以,拿買路錢來。”李華發說。
“這樣鬧就沒意思了,何必呢?大家都是一個村里的人,到外面了都是老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親不親,故鄉人嘛。水管是一定誰通的,補償款是沒有的。本來想在前兩個月就開挖的,考慮大家的莊稼沒收割,怕毀壞青苗,現在該收割的都收割了,地也閑著,趁這個機會挖了管槽,把水管埋了,今年殺豬就不用挑水燙豬,不用愁了,如果大家這樣僵持著,受害的還是大家伙。”賈財務說。他會說,但是,做的事不見的被人看好,到底怎么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柯南聽賈財務說話,貌似很有道理。但是,不能仔細推敲,一推敲,就會發現漏洞,好在大家好像沒有仔細聽他說話,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