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季柯南的,雙方各執一詞,很難統一。正因為此,才讓尹賢仁來歸州,這樣,可以中和一下,讓雙方都能接受,促進團結,建立和睦的關系。
走了幾步,沒發現房屋出租,走了十幾步,還是沒有。三峽移民,老縣城將要被升起來的江水淹沒,許多人要搬走,縣城還在建設中,不能解決所有移民的住房問題。只有在外租房了,造成現在的房子緊張。房子再緊張,還是夠住,很多私人建造的房子,都是比較高的。一家人住不完,出租一層兩層,都是可以的。
再走了幾步,發現門口貼了小廣告,房屋出租,留了電話,柯南撥通了電話,尹賢仁和多哥用電話跟家里人聯系得較多,找房子、辦公事和項目溝通都是柯南負擔。
柯南并沒有拿到額外的通訊津貼,和大家都是一樣的,其他人報了電話費,自己用,給家人、辦私事,都用得心安理得,毫無愧疚之心。
接電話的是一位中學老師,男聲,聲音低沉,但是很有磁性,看來是經常說話的,在學校里教書育人,離不開嘴巴,他說:“馬上過來。”
這位中學男老師,小個子,戴眼鏡,看起來已經過了半百的年紀,他問:“是你剛才跟我打電話嗎?”
繼續閱讀
柯南說:“是的。”
男老師說:“我是信陵中學的老師,姓賈。”一聽姓賈,就讓季柯南心里震顫了一下,咋回事,真是冤家路窄,到哪里都遇到姓賈的。看來,和姓賈的有緣份。
柯南說:“您好!賈老師。”
賈老師說:“你們是干什么的?”
柯南說:“我們是一家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在小城做了兩年多項目了,以前在西坡住,現在的房東的兒子要結婚,需要用房,就不出租了,我們才問您的。”
賈老師說:“哦,原來是這樣,你們是做好事的啊。你們在那里實施項目呢?”
柯南說:“在虎坡村。”
賈老師說:“是晚秋鄉下邊的虎坡村嗎?”
“嗯,就是那里了。” 柯南說。
“我老家在沿渡河,離虎坡村不遠。什么時候把項目做到我的老家呢?”賈老師說。
“這個不太清楚。爭取吧。這個由下往上報申請書,看看你們當地是否重視,并愿意為當地爭取該福利,也要看當地村民是不是需要和團結,不是一方面的原因。”柯南說。
尹賢仁和多哥見柯南和賈老師聊得火熱,他倆站在那里無所事事,特別是多哥,急的走來走去,他終于忍不住,說:“賈老師,你要出租什么房?”
賈老師說:“我差點忘了,你們要先看看房子吧。”
“好的。”柯南說。
接著,他們一起進了屋,還有地下室,那算是一層,一層之下還有一層。因為是沿著山坡建房,立體的房屋構造。中間是一方天井,可以有充分的采光。
一樓可以說是地下室,加上上面的四層,共有六層。賈老師說:“這房子是請專家設計的。據說是設計大橋的工程師幫忙設計的,和其他的房屋不一樣,比較科學合理地利用這塊地基。你們看怎么樣?”
“很好啊,水平很高,住起來肯定很舒服。”柯南說。
賈老師說:“這房子才建好,還沒來得及出租,你們是第一批房客。”
“那房租怎么算?”柯南說。
“按照現在的市價,樓上樓下兩層,租的話一年元,先付錢,再住房。”賈老師說。
柯南算了一下,比剛才看的那一家要省錢多了,幸虧沒有決定在她家租房。那一家只一層,三室一廳,一年是元,很不劃算。
柯南點點頭,說:“這房子不錯,到處都是新的,連樓梯上都鋪了瓷磚,我們先商量一下,如果租,我就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