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經常干活兒的人,都很清楚這里面的厲害關系,不會傻乎乎地等主人家管飯的,就是見面問吃了嗎,如果說沒吃,那就沒下文了,如果說吃了倒還好,沒啥事,這就是打招呼的口語而已,沒吃,也不會請到家里吃,或者以后例如中午到家里吃,如果傻傻等,可能最終還是挨餓,就等于啥都沒說,就像倫敦人見面打哈哈,說天氣怎么樣,在倫敦談天氣是司空見慣的,不足為奇。
在農村,給房子上頂,是很隆重的事情,要放鞭炮慶賀的,這里就免了,是大家伙的事,大家是主人,放鞭炮為誰慶祝呢?但是,由于習慣的力量強大,人們的思想意識里還是覺得這件事很重要。但是賈明珠沒有安排,大家只有玩了,就是安排了,這些錢誰出?找季柯南,沒辦法報銷,找賈監督,他也為難,他家的房子上頂,也只放了一分鐘的鞭炮。雖然聽到李干事假惺惺的問候,但這種禮貌的方式還是被大家所接受了。
李干事的禮貌外交取得了大家的好感,接下來就是李干事的命令了。他將隊伍分成小組。婦女負責攪拌混凝土,男的負責搬運,另外的男的負責使用振動棒,平整混凝土,這樣分工的好處,是有序不亂,大家沒意見,犯不著跟女人去做輕省點的活兒,況且,一件事長時間去做,也會累的。
在太陽升起來后,水池蓋子已經做好了一半,大家積極性很高,找回了過去大集體勞動齊心協力的感覺,只是少了紅旗和喇叭的聲音,伴隨的是公路上的汽車鳴笛聲和振動棒的轟鳴聲。
一切都進行得有條有理,很是順利的時候,振動棒突然成了啞巴。操作的村民,仔細檢查,也沒有發現故障。正在不解間,李支書下來說:“振動棒沒壞,是停電了。”
“停電了?那怎么辦?”賈明珠問道。
“還是要做,要不然前功盡棄。這些東西,一凝固非常難搞,天這么熱,很容易凝固。要想想辦法。”李干事說。
“這供電局也是的,這可是國際項目,做不好的話,影響多不好。還是要想辦法送電啊。”賈明珠說。
“我聯系一下再說。”李干事說道。
柯南聽到李干事在給鄉供電所打電話,“停電怎么不提前通知啊?”
“怎么回事啊?”
“我們村里在做大項目,是火星基金會的幫我們村搞飲水解困,正在澆灌混凝土,這天又熱,水泥很快就干了,這損失誰賠?這責任誰負?”
“好了,好了,算了!”
李干事關了電話,怒氣沖沖,村民也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對供電局的作法很不滿意。
李干事說:“鄉負責也沒接到通知,是供電局今天檢修線路。有些樹木太茂密了,需要砍伐,要不然,遇到雷雨天氣,容易出事故。他們工人正在忙這事。也是,夏天正是樹木瘋長的時候,他們早在干什么?”
賈明珠說:“我兒子的同學在供電局,要不然問問他,看能不能供電?”
柯南說:“您可以試一試,沒有振動棒,施工很艱難,效果也不好。”
李干事說:“不用了,這條線路牽扯了很多地方,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找人,我們直接找縣里,看能不能行,找供電局恐怕還不起作用。”
有婦女說:“老李說的沒錯,可以問一問,那縣里的文書還是我們村里的呢,這點面子應該給吧。”
又有婦女說:“是人家秀的老公,怎么是你老公,你被臭美了!”
女人群里發出了一陣笑聲。
錢鐘書說的很有道理,“雞鴨多的地方,糞多;女人多的地方,笑多。”
大家借此可以舒緩一下剛才的緊張和忙碌,借停電的機會,好好休息休息。
“我是所有女人的老公。”李支書說。
“您若是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