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多少多少,都一一記錄。這些都是證據,將來翻舊賬,也就有好看的了。人家背后不議論才怪。
鮑娜可能有所準備,她很大方地上臺了,先道謝,然后,為了表達謝意,她邀請她的父母上臺,三個人手拉手,一起向各位來賓三鞠躬,然后分別致謝,大家都表現得很好,沒有做作,仿佛經常做這事,看起來都是輕車熟路。這種落落大方,讓很多老主持人都不好意思。看來,鮑娜已經想了很久,才決定這么干。她的想法很單純,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至少假裝在一起,也是必要的。特別是在父老鄉親面前演戲,也要經過這一出才行。
要說不簡單,他們三位都不簡單,父母離婚,各自尋找自己的幸福,想必也是閱人無數,有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另外,鮑娜經常讀書,她的知識特別豐富,學富五車,自然看萬事萬物都十分豁達,看得很開,沒有什么嬌柔做作,這是好事。該哭,就哭,該笑,就笑,不需要掩飾。可是,今天在這個場合,大家都很清楚,這是看在禮錢的份上,他們是很愿意花錢買戲看。
鮑娜現場演唱了一首歌曲,叫《隱形的翅膀》,這是老歌,然而,在鮑娜的嗓子里,唱出來的結果就不同了,她竟然有些哽咽……過你一會兒,很快,就恢復常態,她讀過書,很會隱藏自己的內心真實感受,有淚在心里流,有笑在心里樂,現在的教育,就是要讓人懂得掩飾,否則,人家會說你沒修養,沒有涵養,或者沒有什么可以引以自豪的東西。
她唱完了,大家鼓掌了,他們就下來了,這時候,是整個活動的最高階段,禮炮響起來,鞭炮齊鳴,巨大的聲響在山谷里回蕩,當初二戰的時候,日本兵沒有打過來,自己人在這里干過仗,當初的炮響,可能還沒有現在的響,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搞這樣的活動?這是習俗還是移風易俗?是新文化還是一場鬧劇?誰都說不清楚。
繼續閱讀
到了頂點之后,歸于平淡,舞臺是大紅的雨布覆蓋,加上燈光的照射,哪怕天還沒黑,看起來不太真實,像是如夢如幻,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給客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這樣,可以讓大家都帶著錢來,帶著歡笑走,帶著義務來,帶著滿意走,來了,就是要讓他們吃好、玩好,當然,人多沒辦法玩,只有看看戲、點點歌,高興一會兒,就該走了。要知道,這里人多,留在這里,主人得了錢,也就想讓客人吃好喝好,如果人都不走,恐怕這里就人滿為患了。
大人們都好說,很懂事,吃完了飯就走人,留下的,是沒吃飯的,還有一些小孩子,特別活躍,在舞臺周圍玩得開心極了,跑來跑去的,知道今天家長沒有辦法管束他們,在人多的場合,一般都會給他們面子,他們抓住了這個弱點,他們就肆無忌憚了,當然,這是難得的好機會,可以撒野,讓自己的本性顯露無遺,這才過癮。
臺上唱戲,借著大喇叭,傳的很遠,從兩公里之外,都聽得很清楚,到了兩公里之內,越來越清楚,到了附近,更是了不得,連茶杯都震撼了,聲音再大一點,玻璃杯子就會斷裂,就像《功夫》里的那個老板娘,那一嗓子,就是功夫,讓天地都為之動容。
來去的車輛見了這種情況,只好減慢速度,因為有孩子經常穿越馬路,跑過來跑過去,很是危險。
文藝時代的人生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