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好的,就是這樣,混的好的不見得人品很好,混不好不見得人品就差。有些人很有錢,但是就是沒水平,有的人很有水平,可惜就是沒錢。從來都不是十全十美,總有缺憾等身,不是這個缺陷,就是那個凹陷,早晚都是讓人操心。
除了工資,還有名聲。尹賢仁的名聲很好,在做扶貧事業,很崇高,令人仰慕。回到家鄉,也是響當當的人物,在村里是個名人,趁著機會,發了財,建了樓房,在當時還算是“萬元戶”。相當于現在的百萬元。物價漲了不少,錢的含金量越來越少。數字就是最好的見證。在這種情況下,同樣是錢,數量不同,相同的錢,買到的東西有多少優劣之差別。只是可惜得很,很多鄉人無法判斷他所從事的事業真相是什么。
就是不干了回到家鄉,也有很多事要做。他老婆是當地人,在隔壁的村子,現在村子合并,也算是一家人,不必再麻煩分開。
"尹大哥,現在的情況很不好。做項目離不開群眾的參與。你看看,來干事不想發動群眾參與,就是上面來人逼著,他也只是表演,能躲則躲。不必硬碰硬。"季柯南說,顯然,他觀察了很久,得出結論。這個結論也是思考了再三再四才說出口的。本來不想說,不說不舒服。
繼續閱讀!
季柯南想多拿工資,也想得到升遷,不知道將來到江城還是到港島,總之,不想在山區。在山區差不多八年,修煉得差不多了。如果再這樣下去,估計要成精。成精也好,不成精也好,最后的結果都是死。在死之前,可以好好活。不圖特別精彩,只要過得去就行。不要抱著幻想,起碼要接接地氣。
"你說得對。換位想一想,如果你是來干事你會怎么做?"尹賢仁問,他把這個難題給了季柯南。
季柯南哪里想過這個問題。想成為村干事,談何容易?其實,這是他的一廂情愿,根本無法實現,是達不到的目標。
"沒可能。對這沒有興趣。"季柯南立馬回答說,他很清楚,再接下來,無論季柯南怎樣回答,都會遭到尹賢仁的猜疑。因為,尹賢仁生來多疑,懷疑一切,看到的負面東西比正面東西要多得多。
季柯南的工資想超過尹賢仁,必須等尹賢仁犯個大錯誤,分數降低,季柯南不降分,得滿分,且連續三年都是這樣。這是制度使然。
季柯南已經對漲工資感到失望,項目進展陷入泥潭,哪怕尋求鐵主任來,給村干事打強心針也沒用。因為農村工作的現狀就是這樣,村干事也懶得去協調去組織,也不想操心,更不想培養群眾村民代表搞社團提升能力,再去帶動其他村民共同發展。這個路子走不通。除非你是這個村的村干部,常住居民,真正了解群眾,知道群眾需要,提供實際的幫助,發現一些帶頭的好苗子,只有這樣,才能可能達到目的。否則,這是非常困難的,表面功夫很好做,從思想上改變他們非常難。
季柯南晚上精神狀態好,早上不愿起床。晚上決心挺大,早上全部作廢。這是夢里實現目標的節奏嗎?好像不太現實。
專家意見說,早睡,早起,身體好。但是,對季柯南來說,早睡可以,早起很難。干脆把專家的話拋之腦后,該咋樣就咋樣,這樣反倒輕松。
正在商量,來干事在樓下喊:"小季,小季。小季!"
季柯南沒聽到,尹賢仁耳朵比較靈敏。先聽到了聲音,"快,快,東干事在喊你。"尹賢仁向季柯南說道。
季柯南聽到聲音,尹賢仁的話,遠近都有,感到頓時沒了主張,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有些堵得慌,連忙跑出來,從樓上往下看,東干事站在院子中間,臉仰著,看起來肥胖,肚子尖擋住了鞋子,不知道穿的是什么鞋,皮鞋還是布鞋?實際上不胖。胖子,看著好像更有權勢,更不容撼動。
地面上比較潮濕,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