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山佩服譚水,覺得他做事有魄力,他代表的是當地的村民。譚水最需要解決吃水困難,譚山那里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譚水更積極工作。
在這里請吃飯,大概都沒有想到不是吃一頓豐盛的就完了,而是才開始。
在席間,譚山很少說話,只是勸吃勸喝,沒有談過多的話。他好像在支持譚水的工作不是相反。譚水倒是很熱情,他最渴望的就是項目趕緊實施,快點結束,他以為只要請吃飯了,資金就馬上到位。實際上他弄錯了。
他的項目才開始,不是馬上結束。
譚水說:“今天邀請大家吃一頓便飯,為大家接風洗塵。我們合作愉快。”
“譚副主任,可以理解你的心情,我們也想早點開始,早點結束,但是,你看看這天氣,不適合現在就開工是吧?”多哥說。
“我知道,冰天雪地的,肯定動不了,這是我們的希望,早點開始,早點結束。”譚水說。
“這里是這樣的,海拔高吧?要看實際氣溫,要看前期準備工作,準備好了,就好辦,是不是?”尹賢仁說。
“那是當然,我們最喜歡干脆利落的人。那么,你們來,我們高興,希望順利交工,完成任務,這樣大家臉上都有光彩。”譚山說。
柯南心想,都是這樣的,都是一樣的說辭,這些都是受過專業訓練的,不知道他們到底從什么地方畢業的,不過,這些都是話術,看來,訓練有方,看誰遭殃。這些聽者,如果當回事,就中了招,如果不當回事,還算有頭腦,對于未來的事,不好預測。
“是的,我們都是為了別人的福利,不是為自己。身上有了這個責任,就要好好負責,做出來不后悔,如果不做,就不占這個位置,讓能干的想干的來,不干的走開,這樣才好。最終是讓人們受益。”譚水說。
聽他們說話,一唱一和,還像那么回事,不過,柯南嚴重質疑。
“下一步準備找個地方住下來。”金蓮說。
她的話音剛落,空氣頓時凝固,沒了任何動靜。
“你們要,要住村里?”譚水問,平時都說話流利,這個時候開始結巴。
“是這樣的,我們做項目和別人的不同,都是住在村里,不是住在城里。住在城里,不方便管理項目的進展。不知道什么時候安排材料,不知道施工進度,也沒有施工日志,這不符合我們的項目原則。”尹賢仁說。
“哦,哦,是這樣啊!你們真的辛苦,這樣的事都自己干,讓我們慚愧。”譚水說 。
“你們一般怎么干?”柯南問。
“一般發包出去,讓承包商來做,當然,我們看結果,做不好的,不給結帳。或者扣工錢,一直到做好為止,浪費的材料也要讓對方出。只有這樣,才能圓滿完成。”譚水說。
“你在開玩笑吧?”尹賢仁說。
“不是開玩笑的,都是這樣做到,村里的項目基本都是發包出去,做好了驗收合格結帳,做不好就不結帳,當然,中間工人需要領取工資的還是發錢。這不影響后來的驗收。”譚水說。
“為什么要發包出去?這樣做有什么好處?”柯南問。
發包承包,也讓柯南開了眼界,以前只是聽說可以承包發包,現在是親眼所見。當然,建筑是很復雜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一不小心,就容易陷進去無法自拔。
有人賺錢,有人虧本,有人虧的是力氣,有的虧的是金錢,力氣,可以再來,金錢也是,有的虧良心,就麻煩了,無法彌補。這個環境下,要想獨善其身,有點難,柯南做過不少水利項目,大概里面的情況略有了解。
到底怎么操作,譚山和譚水還不明確,這個要看投資方的態度,如果投資方同意就沒事,不同意,他們也就自己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