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要走正路。到貧困地區做扶貧項目才對,跑到城郊種菜,這是唱哪一出戲?當事人不當回事,領導也就沒轍,只有嘆氣的份兒,然后再想辦法找其他機構,畢竟這個機構不是他的嫡系部隊,需要進一步尋找新的合作伙伴。
省總公司總經理也要調走。
新任的總經理是白河的人。
難怪馮菲菲要在白河做項目,這個也太現實。人走茶涼,真實真相,令人感嘆!要說現實,這就是現實的例子,講的話,是唱高調,最終還是要看做的,不是看說的,做的比說的重要的多。從做的事,可以了解這個人的為人。
這個項目做完,再做下一個項目,如果沒了領導,就不做項目,就開始搞自己的項目,就是種菜,美其名曰綠色食品,提倡有機生活,要去除農藥殘留物,要吃放心菜。目標很大,看起來像是實用,也是比較正能量的,總之,像是無懈可擊,這個項目一定有人支持。實際上到底如何,還需要評估和觀察,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為了照顧自己的親戚就業,要賺錢,種菜比種地要強得多。還有,種菜比種地稍微輕松些。再就是種菜種出來不愁銷路,萬一賣不出有機蔬菜的價錢,就按照普通蔬菜去賣,也能賣出一點錢。
菜可以賣錢。預制板也可以賣出去。農村的房子沒有房產證,按照成本來蓋,也可以,房子用來居住,安全可以。不必擔心其他問題。如果要賣,只能賣本村的人,或者其他村沒有宅基地的人。這個工場現在還存在,工人還有活兒做,就算可以。不少行業都在調整,有的行業已經少人問津。
沒人的地方,就沒房子,在山區,有的房子沒人住了,搬到城里。房子一空,很快就會坍塌,看樣子,房子要靠人氣撐著,人不在了,房子就沒啥支撐的。房子能不倒,看樣子不全是靠著房屋的梁柱,還靠人氣。
城里的房子也是,房子沒人住,就會成為其他生物的家園。
工場專門用來做預制板,這樣的預制板,就是隔斷,樓上樓下,靠著這預制板來隔斷。
工人壓抑著不敢大吃特吃,賴布吉一直勸大家吃,尹賢仁和季柯南平時也不是天天大魚大肉,借著這項目,可以飽口福。再說,劉小姐不重視這個項目,也沒打算給多少錢來辦這個項目,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有多少預算。
繼續閱讀
劉小姐非常謹慎,對于這個項目,遠沒有對有機蔬菜項目上心。
柯南也就認命了。大家吃飽喝足,賴布吉與工人閑聊,記下一些筆記要點。
談話差不多,來了一個小個子男人,工人都喊老板來坐。
小個子男人擺擺手,意思不坐,真是人不可貌相,這個小個子男人是老板,他才回來,聽到院子里有停車的聲音。
老板不坐,邀請大家到他家去。所謂的家,也是工場里的一個稍微大點的宿舍。
賴布吉記得差不多了,看看尹賢仁和柯南,柯南沒意見,點點頭,尹賢仁也點頭,這樣,就達成一致意見,都跟著小個子去了他家,臨時的家。其他工人沒有跟過來。只有一個人過來了,也是小個子,又黑又瘦。
尹賢仁叫他“麻蝦”。
柯南不喊這個外號。顯然,喊外號是對人極其不尊重的表現,是沒教養的。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沒問題。那些有殘疾的人,被用來當做取笑的對象,其實沒有尊重殘疾人。這個是傳統習俗。認為上輩子沒做好事才會在這一輩子落下殘疾,應該被詛咒。實際上這樣做非常不明智,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尊重殘疾人。
“麻蝦”本來是和尹賢仁在一個村的,不是一個組。他的家就在尹賢仁開的商店對面。以前尹賢仁開商店,與“麻蝦”相識,有些消息互通有無,可以彼此鼓勵。這樣就會得到巨大的安慰。都是老百姓,他們比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