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漢朝使者
漢朝使臣在軍士的保護下進入到了樓蘭古國,直接被召近了皇宮大殿。
樓蘭古國君及大臣們在大殿已經靜靜等使者說話了,使者手中拿著漢朝的書信,在朝殿之上開始了誦讀,使者是會樓蘭語的,讀是用樓蘭語所誦讀的。
樓蘭古國的國君及大臣們都聽的清清楚楚,都知道了漢王朝這次沒有在匈奴國上占到優勢,還損兵折將了,現在又仗勢欺人來了,仗著國之強大,明著欺之。
皇上知道了漢使者的來意,知道了這次是要給漢王朝一個明確的答復了,推脫是不可能的了,于是道:今日漢使者的到來,看來是要我國的一個態度了,至于質子之事,容本君與大臣后宮商議后再做決定,本君已知漢王朝的態度了,先請漢使者到館譯歇息,明日必給答復!
漢王朝使者便在樓蘭古國外事人員的帶領下,去了館譯,靜等樓蘭古國的答復了。
皇上及大臣們深知這次不答于漢王朝,如果真的刀兵相見,國必滅之,如果答于漢朝之要求,以后就是為了皇子,必然會更受限制于漢朝,那匈奴國那邊該如何是好,一時間朝臣們眾說紛紜,但事以到此,拿決定的還得是皇上,因為是關系到皇子的生死。
皇上一時間也很難下決定,但是心中還是知道輕重緩急的,一個皇子能換來一時間國的安定??!
皇上見大臣們也沒有好的辦法,于是心里突然想起了蘭琪兒,這個后宮的于是就宣布退朝了。
皇上出了大殿,在幾個宦官的追隨下,直奔后宮而去,穿過了幾條廊道,來到了蘭琪兒的宮院外,突然停下了腳步,心里也是很糾結的,即想聽聽蘭琪兒的見解,又不想讓其拿自己的主意,必竟那是一個女人,后宮的女人,堂堂的國君怎么能讓一個女人給拿主意,腳步在徘徊著,跟隨皇上的宦官們也不知道是進是不進了,不敢向前了。
蘭琪兒的宦官聽到了外面的動靜,急忙出去觀之,這一看,下了一大跳,大白天的,皇上已經在宮院外了,還有幾個大宦官,于是趕緊回頭跑回了院內,并大聲喊之,皇上來了,萬歲來了。
蘭琪兒及兩個丫鬟聽見了宦官的喊聲,也是一驚,怎么沒有一點消息,皇上就來了,梳理打扮是來不及了,于是蘭琪兒在丫鬟的陪同下,出了內室,來到了院門口。
皇上聽到了宦官的喊叫,心想蘭琪兒是知道自己來了,腳步隨內心,就向宮院走了進去。
蘭琪兒及丫鬟和皇上迎面相對了,便馬上跪拜于地面之上,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了!
皇上隨著聲音的結束,叫了一聲平身后,便進入到了蘭琪兒的內室,蘭琪兒隨后跟了進去,皇宮內的宦官們便在宮院外等候了,蘭琪兒的宦官丫鬟在院內隨時應答著。
蘭琪兒進入內室后,看到皇上臉上沒有一絲的笑容,自己也已經聽說了,漢朝來使者了,知道漢朝使者是來問罪的,出難來的!
皇上這時道:蘭琪兒你看朕今日來你這里,是為什么而來???
蘭琪兒道:皇上無非是為漢朝使者的到來,不知漢朝使者給皇上出什么難題了,給國家出了什么難題,讓皇上難以下決斷啊!
皇上道:沒想到啊,你在后宮,漢朝使者剛剛到來,你就知道了,還推出了漢朝使者會帶來難題!
蘭琪兒道:不是我先知先覺,是事有先后順序,有因皆有果,漢軍前兩日之戰,可以說是敗仗,損兵折將,帶兵之帥必定會推脫責任,我樓蘭古國就是他推卸責任的最好借口。
其實這次我國不論支不支持漢軍,漢軍都不會一時勝利,消滅匈奴國,到時候還是會成為被責備方,因為我國之小之弱,不得不承擔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和欺之!
皇上這時道:你知道漢王朝使者這次來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