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樓蘭寶石二
蘭琪兒是盡職盡責的,接下來的幾天里,她下早朝后沒有直接回自己的宮院,而是游走于街面商鋪間,手飾加工坊,寶石的出產地,孔雀河邊,看著,聽著各方面的信息,了解著每一個過程參與者所獲得的最大利益?
各方面的利益在游走中體現出來了,挖掘百姓所獲得的利益可以說是太少了,一天下來往往只獲得了維持生計所必須的錢,結余是不多的,勞動量是最大的,最辛苦的。
圈地,占地官員是寶石的搬運工,利益是可以的,利益完全可以供養其家府人員的一切開銷,國家所給予的俸祿就是結余了。
手飾加工坊的大股東,大老板是朝堂大臣,重臣了,利益是最大的,因為加工坊把原石變成了漂亮的手飾,珠寶,可以說利益無限量的。
國家稅收方面跟圈地官員,手飾工坊的老板們是不能按單位相對比的,單位相對比,相差就太多了,相差已經不是十倍,百倍了,因為手飾加工坊是按店鋪上稅的,和其他店鋪稅收是一樣的,可現在其繁忙程度,寶石加工量,交易量,金錢流動量,利益空間之大。
按現有國家日資金流來說,寶石手飾的資金流已經占了國家資金流的一半了,這樣的稅收是不和理的,沒有按單位和數量去收稅,是稅收政策的缺陷。
蘭琪兒調查到了這些,已經了解到了寶石運作的全部過程,利益關系,心里有數了,便回到了自己的宮院,一個人的想法是有限的,是有主觀意愿的,于是她不得不在吃過晚飯后,召集了四個丫鬟,共同商議國家應如何制定寶石手飾稅收政策。
四個丫鬟雖然都不大,但經歷了上次皇后找茬報復之事,心里還是有忌憚的,所以出發點都是大致相同的,就是無論研究出什么方案,就是在合理的,在好的,一定要減少后宮的麼擦,減少給自己帶來麻煩,只有保證這一點才是可以實施的,可以行動的。
蘭琪兒也知道丫鬟們的意思,深深的知道這些丫鬟們不是怕什么,都是怕自己在得罪人,得罪惹不起的人。
天漸漸黑了下來,幾人研究也有了初步的結果,只是初步的,這初步的結果,五人還是有不同觀點的,有弊端的,太晚了,不得不停止討論,各自歇息了。
天亮了,太陽又照亮了戈壁大漠,照亮了樓蘭古國,朝會在進行著,蘭琪兒因為沒有想好對寶石礦產的稅收方案,所以一時間在朝堂之上沒有了語言表達,只出了眼睛和耳朵。
早朝短暫,朝會結束了,蘭琪兒心事重重,依然是沒有回宮院,游走于大街上,看著各個商鋪前人來人往,不時城內涌進了行走于沙漠中的商隊,在各個商鋪前進行著物資的兌換,很快外國的物資充滿了商鋪的貨架,手飾加工坊更是人頭傳動,精美手飾被商隊瘋搶著,價格是格外的高。
不時走到了一戶批發紙張的店鋪前,看著,聽著店鋪老板正在和客戶討論著目前紙張的價錢,在討說著紙張的來源,質量的好壞,能聽出價錢的差異,看出了小商鋪買賣的利潤是不高的,是微利。
蘭琪兒已經沒有心情在游走于大街上了,回到了后宮大院,回到了自己的小院落內,又開始與四個丫鬟討論起寶石納稅之事,一切在五個人的討論中出來了,落實到了紙張之上,納稅方案其內容不是提高商鋪的個稅上,那樣對于小的商鋪作坊是不公平的,而且由于礦產原石在孔雀河兩岸,植被已經遭到了破壞,最公平的方案就是國家控制礦產原石,原石歸國家所有,國家以原石的開采買賣作為國家財政之柱,這樣一來就不是商鋪被動的納稅了,手飾加工坊想經營,想賺取更大的利益,就得主動夠買國家所開采的原石,量越大,變相納稅就更多,而且還避免了私人開采礦石,不顧破壞孔雀河兩岸的環境,植被。
五人都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