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奈何了,兩個女人是誰也勸不動了,軟弱無能的安善一時間沒有了辦法,其不時想到了蘭琪兒,可因為自己之前的圣喻,將蘭琪兒逐出了朝堂,心里是有對不起蘭琪兒的,沒有臉去爭求蘭琪兒的意見了,只能默不作聲的回御書房了!
皇上安善在后宮沒有得到想要的答案,無精打采的回到了御書房,心里是沒有想法了,兩個女人是都沒有勸動,以后朝會還會一如既往下去,看兩個女人爭辯。政見得不到結果,自己這個皇上當的窩囊啊,一國之君難道就是這樣嗎,顏面何在啊!
安善雖然軟弱無能,可自己在御書房內是沒有白想的,最后做出了連自己都感覺有意義的事,就是自己要做真正意義上的國君,明日讓兩個女人在朝堂上爭去吧,自己明天絕不能在受兩個女人的干擾了。
時間飛快,樓蘭古國的早朝又開始了,兩個女人經過了安善勸說未果,在朝堂之上更加的瘋狂了,都想壓制住對方,隨著朝臣的上奏,口腔舌戰就地上演了。
繼續閱讀
皇上安善看著兩個女人的瘋狂行徑,心情是壓抑的,無奈的,于是讓大宦官遞過了大臣的奏折,自己只能不再聽看兩個女人的表演了,而且認認真真的看大臣的奏折了。
一刻鐘的時間過去,兩個女人還在爭論著,皇上安善已經對奏折有意見,看出了奏折內容對國家,國民的好,于是做出了親筆批閱,加蓋了國之印,交于了大宦官手中,告之了大宦官,在其離開朝堂后,即可宣旨。
皇上安善這時站起了身,離開了龍椅,從殿堂的側門出了皇宮大殿,直奔于御書房,兩位女主還在朝堂上辯論著。當然不知皇上安善已經離開了。
大宦官見時機成熟了,在龍椅旁大喊起來,皇上有旨下,肅靜了,肅靜,這時兩位女主及朝堂上的大臣們跪的跪,站的站,一同向龍椅方向看去,方知皇上已經不在其位了。
大宦官這時道,圣旨下,長史沈兵的奏折皇上批復以下,可以按奏折之政見加以實施,不用在作任何商議了,欽此。各位女主及大臣們可以叩拜退朝了。
皇太后與王貴妃這時才知道,皇上今日是不在受二人的影響了,自己開始獨斷了。
王貴妃是失落了,因為她知道皇上現在已經不再顧及自己及皇太后的政見了,已經開始自己獨斷專行了。
皇太后的心情還是很好的,因為她達到了自己的目地,即成功的阻止了王貴妃以權亂反駁朝堂大臣們的政議,又通過此事促使皇上安善成熟了,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皇上,皇上的獨斷專行,一定會使大臣們盡職盡責。
王貴妃下了早朝后,心情是壓抑的,回到了自己的宮院內,回想自己接了大漢王朝的使命,通過聯姻當上了樓蘭古國的貴妃,做入了樓蘭古國的朝堂,可和平演變樓蘭古國的方案實施卻一再受阻,現在竟然變成了這樣,看來這樣下去自己將一事無成,自己絕不能這樣下去,一定要付出行動,既然文明的不行,那就來不文明的。
皇上安善不是已經脫離自己的控制了嗎,在朝堂上開始獨斷專行嗎?
好,讓你不受控制,讓你獨斷專行,這次告訴你一個嚴重的事,看你還獨斷專行不,看你如何取舍?
王貴妃說行動就行動,她離開了自己的宮院,直奔御書房,開始向安善施壓了,和安善面對面的講話了,代表大漢王朝的講話。
進入到了御書房后,見到了皇上安善,說明了來意,說出了自己為什么與其聯姻。為什么大漢王朝會幫助樓蘭古國攻打匈奴國,目地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想不動兵戈的條件下,和平收復樓蘭古國,使之成為漢王朝的郡縣,自己是為了和平演變而來,自己是不想大漢王朝派兵動武的,自己決不想給樓蘭古國的黎民百姓帶來災難,所以一直在努力著。
如果樓蘭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