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宦官力推蘭琪兒
皇上安善聽到了大宦官的請示,于是道,有話想說就說吧,相信你已經聽到了王貴妃的話語。
大宦官道,老奴在這里想為皇上推薦一個人,此人應該有不同的見解與說法,一個先帝看好了人,得到先帝信任之人,皇上是否愿意聽老奴講一講?
皇上安善道,今天是沒有奏折要批復了,你就說一說吧,朕就聽一聽。
大宦官道,老奴在這里講的人就是先帝的貴妃蘭琪兒,于是開始了說講,從蘭琪兒入后宮作到如何得先帝另眼相看,當中入御書房替先帝批奏折,再到為國出使漢王朝平衡兩國關系,最后直至入朝堂行職權,先帝先逝留明詔,賜尚方寶劍,可謂是說的十分詳細而精彩。
大宦官話說了很多,總結起來是希望皇上在國家危難之計,是否可以一學先帝,在作出政見時,聽一聽蘭琪兒之政見,一個對樓蘭古國不顧生死的女人的政見。
大宦官當然已經把蘭琪兒說的不僅足智多謀而且還果敢無畏,這不得不讓安善考慮一下了,考慮一下是否要與蘭琪兒接觸一下,是否要聽一聽蘭琪兒的政見,因為樓蘭古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計,安善沒有了主意,他已經不相信王貴妃及其母后了,于是道,那好吧,那就請蘭琪兒入御書房吧,朕聽一聽蘭琪兒之政見。
大宦官馬上出了御書房,直奔于蘭琪兒的宮院,因為大宦官是知道的,想解決如此大的事,推別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只有蘭琪兒能為樓蘭古國定事,今日王貴妃已經逼宮了,事太大了,自己只相信蘭琪兒。
蘭琪兒在大宦官的陪同下進入了御書房,大宦官派了幾名親信小宦官在御書房外的一定安全距離地開始把守了,一時間禁止任何人靠近御書房后,自己也隨之進入了御書房,三個人必要時是便于交流與合事的。
皇上安善還是很尊敬蘭琪兒的,雖然有些芥蒂,在蘭琪兒的面前還是請蘭琪兒先坐了,三人是兩個人坐著,一個人站著,話是由站著的人先說了,因為大宦官是完全知道內情的。
大宦官于是將王貴妃來樓蘭古國的真正意圖及漢王朝現在與未來對樓蘭古國之政策說于了蘭琪兒。
蘭琪兒坐在位置上仔細辮聽著,大宦官的講述,心里當然是一驚,其雖然是有準備的,為樓蘭古國的親人們早就準備了,早就開始了移國計劃,可還是沒有想到,王貴妃及漢王朝會這么快的想吞并樓蘭古國,想不動干戈就讓樓蘭古國屈服,把樓蘭古國變成其郡縣,看來這也是皇太后入朝堂的結果,導致了王貴妃的提前行動,用漢王朝的強大逼壓皇上,逼壓樓蘭古國。
蘭琪兒是把王貴妃向安善攤牌之過程聽完了,于是道,臣是先帝的貴妃,盟先帝的信任,賜予了特殊的權利及地位,現在樓蘭古國出現了亡國之危機,今日盟皇上你看的起,詔之于御書房,商討樓蘭古國的生死大計,臣還是想先聽一聽皇上的圣意。
安善這時道,蘭貴妃啊,朕那有什么好的圣意啊,朕您還不知道嗎,朕現在是沒有見解的,是茫然的,朕現在就盼望您給的政見了,您對樓蘭古國的走向分析了,該如何選擇啊!
蘭琪兒道,皇上高看我蘭琪兒了,現在大漢王朝對樓蘭古國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是要我樓蘭古國在近期內做出抉擇,是屈服成為漢王朝的郡縣,還是選擇應戰,亡國。
而我樓蘭古國的選擇是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是屈服于大漢王朝的強大,成為其國的郡縣,一方面是舉國之人,之力,上下團結一心,維護國家的尊嚴,結果就是戰死樓蘭城,不畏生死。
選擇權其實在我樓蘭古國的手中,但是選擇是不公平的,是沒有主動的,是被動的,不知皇上想如何解決,選擇啊?
皇上安善道,是啊,現在我們如何選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