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妃道:不管生死,本女子都先謝過趙大將軍了,本人還有個請求?
趙充國道:好,說,但說無妨?
王貴妃道:明日生死不知,我有兩名丫鬟,如我在沒有機會見天日,請趙大將軍在家府內收留之,兩名丫鬟是無辜的,世上已經沒有親人了,都是苦命人?
趙充國道:好,本官答應了,答應了!
王貴妃已經沒有在站著的理由了,于是馬上跪地謝之了。
趙充國馬上扶之后道:好了,本官也只能滿足你這些了,成敗看你造化了,好了,本官還有其它事宜,你回房好好想想明日如何面圣吧,去吧!
王貴妃便退出了廳堂,回到了趙府的一間偏房內,與丫鬟交待事宜及考慮如何辮說了。
人生一世,有些事既然選擇了,就要面對,生死由命,王貴妃可到了面圣之時。
漢朝堂的朝會可開始了,趙充國早以在了皇殿之上,王貴妃是要聽宣的,一時只能在殿再侯旨了。
朝堂沒有動向,一個小時過去了,王貴妃內心是無比的焦急,又一刻鐘過去了,漢大殿門口突然走出了一個頭戴發跡官帽,手拿拂塵的大宦官,不時的觀望了一下道:那位是善郡城的王貴妃啊,皇上有旨了,宣你進諫了!
王貴妃馬上道:我是,我就是,于是跟隨大宦官便進入了大漢皇殿,這大殿王貴妃是有印象的,其二十年前是進入過的,緊走幾步后,雙膝馬上跪地道:臣善郡主王貴妃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漢皇劉詢在龍椅上道:你就是善郡主王貴妃啊,朕已經接見于你了,有奏本是上奏吧?
王貴妃馬上道:臣遵旨,臣當年乃是漢宮之一屆女官,受先帝之命遠嫁于樓蘭古國,離國時臣立下了誓言,一定要盡全力協助我大漢王朝收統西疆,現本人通過多年的研究,終于有了良策,請皇上定奪之。
臣的良策具體是這樣的,那就是控商,借這次我大漢王朝祭祖大典之機,西域各國使者都到之際,由我漢天子下一道天子令,令壓西域各國以后不能與樓蘭古國通商之,派我西域都護府范圍內軍兵時常巡查之,從而嚴密封鎖整個祁山通商渠道,繼而給樓蘭古國經濟及生活上的物資重創,長此以往削弱其國的國力,到那時再傭兵攻打之,不怕不一舉殲滅之。
王貴妃在朝堂上的表述是清晰的,聲音是洪亮的,邏輯是合理的,道理是明晰的,實施正當時,各國使者都在啊!
一時間所有人能看出王貴妃是有充分準備而來,是從漢王朝的利益為出發點,是不能及時反駁之了,這樣一來真的博得了大多數君臣的認可,其不但沒有遭到參議,還得到了皇上劉詢的當朝嘉獎,特許其一起參加祭祖大典了。
善郡城之主的位置其是坐穩了,其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
樓蘭女皇長生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