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忙奉上禪位詔書,跪在地上不停磕頭,求太祖帝再給他三個時辰。
還有三個時辰仙丹煉成,服之,他便可化仙而去,遠離紅塵俗世,這皇位自然便是太祖帝的了。
太祖帝彼時已經勝券在握,便與眾將士在明心殿擺上架子,邊烤肉邊喝酒邊等那周朝皇帝成仙。
三個時辰之后,只聽得一聲巨響,煉丹爐開,周朝皇帝心花怒放,一改卑微姿態對太祖帝道“仙丹煉成,朕將獲神力,必除爾等賊子。”
說罷便將那金丹吞如腹中,太祖帝與眾將士翹首以盼了半天,等得花兒都謝了,也沒等到周朝皇帝的報復。
周朝皇帝不甘心,將那煉得的金丹悉數吞入腹中,七竅流血而亡。
太祖帝很失望,原本以為能見證一個仙人的誕生,卻只是目睹了一個王朝的覆滅。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許是太祖帝這皇位來得太順暢,許多人都不服氣,尤其是與他同時揭竿起義的一些人特別想不通同樣是白手起家,憑什么就你安大力做了皇帝?
各地開始自立為討太祖帝,更有人打出了“趕走安大力,我也做皇帝”的旗號。
太祖帝怒了,當即做了四個決定。
一是定國號為璟闌,別的朝代國號通常為一字,璟闌為兩字,更顯有文化有素養,獨特而清新;
二是改名為安萬鈞,安大力實在過于通俗,兩軍對陣叫罵時都會引發笑場,不夠莊重嚴肅,當然也與其帝王氣質不符;
三是討伐叛軍,太祖帝手握周朝最后一個帝王的禪讓詔書,皇位來的名正言順,其他起義軍可不就是叛軍嗎?怪就怪他們不走運,沒能搶先一步拿下皇宮;
第四便是大力發展佛教。
太祖帝也沒像周朝打壓佛教一般打壓道教,周朝的覆滅直接原因是當政者的不作為,都怪到道教上實在可笑,不過太祖帝倒是見識到了信仰的力量,深覺若是要管理好國家,必須管理好民眾的信仰。
因此璟闌建國之后,除了本土的道教得到弘揚與發展,佛教亦被推崇,逐漸壯大與道教分庭抗禮,如今更是深得民心。
其實在我看來,不管是什么教,都是教人為善,走正道,積功德。
即便是不信任何教的人能做到這些,也能贏得世人推崇,福澤后世的。
我爹爹就時常教導我們要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孫盛楠被我這一番高談闊論征服,眼中盡是欽佩之色“侯爺也信佛?”
額……所以你崇拜的人是爹爹?
“爹爹什么都信,佛教道教密宗來者不拒。”但凡見到有供奉神仙的廟宇,管他什么宗什么教爹爹都要拜。
孫盛楠道“侯爺真是博愛……”
我一度也非常困惑,爹爹道他殺人殺得太多了,那些人死后定會去自己信奉的神佛處告他的狀,是以爹爹每個神仙都拜一拜混個臉熟,百年之后到了地府算賬時各路神仙也不好意思太為難他。
每次碧落城的廟宇組織捐香火錢的活動時第一個會找到爹爹,就因為他出手特別闊綽,仿若一個散財童子。
孫盛楠繼續對爹爹無盡的崇拜“嗐,侯爺簡直是多慮了,像他這樣的將軍,身上的煞氣十里開外就能感受到,便是殺神一般的存在了,還拜佛,神佛見著他都怕呢。”
這話……是在夸爹爹嗎?我怎么聽得那么別扭呢?
大嫂也察覺出了不對勁,面上一僵道“殺神?孫小姐從何處聽說此話?”
孫盛楠道“爹爹跟我說的,朝堂上都說侯爺戎馬一生,功勛卓著,戰功赫赫,乃璟闌之殺神,百姓之福祉。”
我與大嫂對視一眼,皆感受到了對方的不安此等言論明面上是在夸爹爹,實際上就是向圣上暗示爹爹功高蓋主,試問哪個帝王愿意聽到自己的臣子被封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