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被老畫家收養之前,德羅索是在垃圾堆里長大的,那時的他骯臟,丑陋,形容扭曲。那時的他只能依靠撿垃圾堆里的食物為生,記憶里所有的事物,都是潮濕,陰冷,且難以下咽的。
他在最黑的地方生活過,所以他忘不了光芒的模樣。
他比任何人都丑陋過,所以他比任何人都向往美麗。
多么有趣不是嗎,最善于欣賞的人,往往都不曾擁有。
他們用最簡單最單純的目光看待著一切,用最直白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羨慕和驚嘆。
他們最粗鄙,但也是他們,才能生出那最毫無保留的期盼。
德羅索想要美麗,因為他自認卑鄙,因為他不想丑陋的死去。
柳原沒有對德羅索的話發表任何的意見,她只是點了點頭,然后便離開了德羅索的床邊。
早晨仍然安靜。
積著雪的車窗旁,柳原拿著她的那本筆記本,靠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這樣寫道。
“致我冰封的故鄉,你是否依舊美麗,與我離開時那樣。”
你是否依舊美麗,與你最初時那樣。
······
德羅索的畫越來越完善了,在時間的流逝中。
幾個月之后,他已經幾乎完成了他的作品。
那是一片遠山,佇立在湛藍的天空之下,山峰之間有著翠綠色的草原,有著成林的秀木,有著潺潺流動的小溪與瀑布,有著隨風晃動的薰衣草。
有著飛鳥,魚蟲,山頂的積雪,和山腳下的帳篷。
這幅畫是那樣的巨大,以至于站在這面冰壁之前,就好像是真的看到了那一座遠山一般。
以至于站在這一幅畫之前,人就好像是真的走進了這片景色里一樣。
幾乎是每一次,當眾人來到冰壁之下欣賞這一幅畫作時,都會忍不住的為之驚嘆。
因為它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那樣的逼真,仿佛是極盡了完美。因為它的每一片花瓣都仿佛是有生命,如同是被創作者注入了自己的靈魂。
這一定會是一副偉大的作品,麥卡曾經這樣說道,它值得所有人為它見證。
杰斯特不再抱怨了,雖然他不好意思承認,但他確實被這幅畫震撼過。
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看著這幅畫的時候,他居然產生了一種向往。向往他可以住在那一片山腳下,住在那一頂帳篷中。等待太陽升起,等待夜幕降臨。
曾經的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嗎,好像每一點時間都值得珍惜似的。
好像無論錯過了什么,都會叫人覺得可惜。
再有幾天,這幅畫就要完成了,所有人都這樣的覺得。
然而也就是在這一天的晚上,德羅索卻突然叫醒了柳原。
黑暗中,少年的身形顯得是那樣的消瘦且虛弱。
“原女士。”他笑著這樣說道。
“你現在可以帶我去一趟冰壁嗎,我想,去完成我的作品。”
這個黑夜萬籟俱靜。
柳原知道,德羅索將要死在這個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