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月,差不多每天都是類似的參觀學習生活,聽兩位師兄師姐講講故事順帶抬杠說笑。女弟子們愈發覺得那兩位之間的關系不尋常,但黃昶倒是不這么看,在他看來穆子清和陳想容之間無非也就是一種比較熟悉的同事關系罷了——畢竟兩人一同學藝,又一同成長了三十年,怎么可能不熟悉。
西昆侖山勢險峻,許多地方根本無路可通,還有一些干脆是獨立漂浮在空中的小山峰,用巨大鐵鏈或是自然生成的藤蔓與西昆侖主山連接在一起——當年昆侖崩塌之時除了斷成五大塊主體,還有許許多多小的峰頭巨巖之類四處碎散開來,形成一座座獨立漂浮在空中的小山峰,被稱為飛來峰。
因為這些漂浮山峰也是當年昆侖天柱的一部分,靈氣充足,對于修道者來說乃是極佳的修煉之地,千萬年來只要是被發現的,都陸續被各派仙家道門所占據,到如今已形成慣例——只有把道場設置在漂浮在空中的飛來山峰之上,才有資格被稱為“仙門”,否則只能稱為凡間道門而已。
而西昆侖門派則是得天獨厚,除了擁有一座巨大無比的主山脈外,還擁有許多這種獨立的小飛來峰,大部分是早年收集的——畢竟他們當初距離崩塌地點最接近,收集昆侖碎片最是近水樓臺。還有少數則是后來擊敗了敵對門派,把對方的山峰道場整個兒給俘虜過來的——仙門之間通常不怎么鬧矛盾??梢坏╅_戰,那也是殘酷無比,不但要把對方的門人弟子統統干掉,連道場基業都得拖回家來,真正是做到了斬草除根。
可以想象,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隱于世間,名聲不顯卻又實力強大的神秘門派”——強者恒強的馬太定律在這個世界一樣生效。西昆侖山實力強橫,它在人世間的名氣也最是響亮,每次收徒都能在最好的苗子中間挑選,同時也擁有最多的修煉資源,包括世間最大的浮空山脈,以及最多的飛來山峰——這也是一種資源。這樣培養出的門人弟子當然也是最多,勢力廣布天下,又可以為門派取得更多的資源……如此正向循環,它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好。
遍觀當今天下,諸多仙門中能夠擁有這樣條件的所謂“巨型宗派”只有兩個西昆侖和東岐山,都是當年昆侖一脈嫡傳,數萬年以來一直積攢下的優勢,幾乎不可能被打破。
其次又有若干規模只稍稍略遜于東西二派的“大型門派”,但往往也都歷史悠久,大部分同樣是由當年昆侖山上分散出來的仙道前輩們所創立——昔年昆侖天柱崩塌之時,居住在山上的修道士們也分成了好幾部分,最多一批仍以昆侖正統自居,流傳至今便是西昆侖。而另外一支善于劍術的劍修群體則分離出去,建立了岐山劍派。但其余也有不少三三兩兩心高氣傲的強者大能不屑與他人為伍,自己開宗立派的,便構成了那些次一等的大型門派。它們通常也擁有一兩座相當大的漂浮山峰,或是把若干座小山頭彼此相聯。在人世間也往往擁有相當的勢力范圍,甚至控制一個小國家。這樣,它們就可以在自己控制的范圍之內選拔最好的門人弟子,道統傳承之類都還比較穩定。
在大型門派之下,還有數量更多的中型門派,它們的來歷可就復雜了。有些是運氣極好的散修旁門遇上了機緣,實力大進從而達到可以開宗立派的條件——而其中最重要一個條件,便是要找到一座沒人占據的飛來峰,或是干脆從別人手里搶奪——近萬年來漸以后者居多。
但更多中等門派的來歷,則是從西昆侖這類大宗派中分離出來——門派中某些高人強者因為立下了大功或實力超群,又或是因為控制邊遠地區的需要,從而被允許單獨建立道場或是分支,他們的飛來峰便是由大宗派支持。一般會要求在本人死后,傳承弟子實力又不足以保住基業的情況下交還給宗門。但假如歷經幾代都能傳承穩固,有足夠的實力把飛來峰一直保留下去,那便可以成為一個新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