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管什么時代,能夠做到一方諸侯,封疆大吏的,絕對不會是目光短淺之人。這位郭郡守雖是尋常凡人,可在為人處世方面,還真是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黃昶雖然擁有前世宿慧,可那畢竟只是個普通大學生的見識,而這一世更是從小上了昆侖山,生活在一個相當單純的環境中。他靠著上輩子混學生會的能耐,在昆侖山上被認為是相當靈活通透之人,在師兄弟和宗門前輩中都很吃得開,可那只是因為昆侖山上良好的門派環境,使得絕大多數弟子無需在人際關系方面下太多功夫而已。
——西昆侖門派中樣樣都好,可唯獨在教導弟子如何跟人打交道方面是不太擅長的。包括仙山上那些師門長輩也是如此由于本身實力太強,又有神念靈覺可探人心,遇到的大多數事情都是直接實力碾壓。
而修仙界中的事情,靠實力搞不定的,靠詭計多半也不行,所以根本不需要玩勾心斗角的把戲。以至于培養出的弟子往往都有些天真——因為西昆侖從不認為修仙者能靠聰明機巧混江湖,這才讓黃昶的交際能力凸顯出來。
然而并不是所有仙門都這樣,修仙界中也有些中小門派是采用養蠱方式培訓弟子,那其中成員若是不懂得拉幫結伙,捧高踩低,不知道作小伏低,奉強欺弱的話,肯定就被“自然淘汰”掉了,能存活下來的都是些聰明人——黃昶自家人知自家事,憑他前世在一個秩序社會中養成的行為習慣,真要落到那種極端環境中,未必能生存下來。
好在那類門派本身多半強盛不起來,永遠只能在修仙界的最底層掙扎。而那些“聰明人”弟子在遇到昆侖之類大門派中,心思簡單的天真門徒時,絕大多數情況下也都是被硬實力碾壓的命。
……正在思慮之時,卻又聽郭守桓道
“老夫祖上,亦曾為昆侖弟子,與賢侄可算不上外人。賢侄是景耀十七年那一批拜入昆侖山的吧?屈指算來,還有區區一年多便要藝成出師了。昆侖山的規矩,弟子新下山后都要入紅塵歷練,不知賢侄可曾選好歷練之地了?”
——郭守桓對于昆侖山果然挺熟悉,隨口便道出了一些西昆侖內部處理事務的習慣。雖然稱不上什么秘密,但如果不是祖上有過實際經歷的話,卻也不會了解那么細致。
而黃昶也聽出了對方在言辭中明顯流露出的,想要進一步拉近關系的愿望。對于郭守桓主動遞來的這根橄欖枝,黃昶心中并沒有抵觸之意——如果他沒有其它想法,只一心一意想要提高實力,只求自己成仙的話,人際關系對他而言確實可有可無。反正修仙成道是求諸于己,跟外人無關。
但假如他還想要照顧照顧家人,提升一下整個家族的地位,以及對姬若父親晟陽君的雄心壯志有所幫助的話,那便終究不可能脫離這紅塵俗世。那么他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能力,顯然還需要好好磨練一番。而類似于郭守桓這樣的“有力人士”,當然也是必須要好好結交的。
“小侄目前尚無具體打算,到時候可能先回家去看看,再決定具體行止?!?
黃昶所說,乃是大多數宗門弟子最常規的做法,并無什么出奇之處。但郭守桓聽到此言,眼中卻是一亮
“未知賢侄家中郡望何處?堂號又該如何稱呼?以賢侄之逸材,想來定是名門之后,也許還是老夫的舊交?”
黃昶笑了笑——姬若那邊,這位郭郡守已經跟晟陽君達成協議了。所以如今開始對他進行重點公關?此類話題,他先前在鎬京城中拍賣會上已經接觸過,不過那時候只是隨便應付敷衍過去。而這一回,既然郭守桓表現得頗為誠心,他便也很直爽的予以了正面回應
“吾家本為寒素,尚無郡望堂號。不過,待小侄藝成之后,想必是可以把家格向上提一提的。到時候或為商旅,或走宦途,若有相關之處,還望世伯照拂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