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典清最喜歡標榜的,是他是這個時代最后一個忠義的衛道者。
典清認為自己老祖宗能做到的“忠義”,才有了青史留名的資格,現如今雖然沒幾個人知道“典”這個姓氏的榮耀意義了,但這份榮耀恰恰需要他這個流淌著典姓血脈的子孫來恢復。
所以,典清最深刻的記憶,就是他當年還是一名協警的時候,在寒冷的冬天站在路口協助指揮交通,卻被一個蠻橫的醉駕男人揪著脖領子毆打羞辱,罵他就跟二道毛一樣的贗品,站在那里充啥真警察?
時隔多年,典清還能回憶起那天,天真的很冷,耳光扇在臉上真的很疼,被罵贗品的時候真的很屈辱。
卻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有力的手掌抓住了那醉漢即將落在典清臉上的第二個耳光,淡淡的說道:“他是不是贗品我說了算你說了不算,你醉駕還襲警要坐牢同樣也是我說了算!”
那時候的黎明,還是螺武區政法委書記,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親自吩咐人把醉漢送進看守所,親自吩咐人把典清轉正,安排他進了螺武區金鴿小區派出所,陌生的領導,給了受委屈協警最大的溫暖和依靠。
從那天起,典清就在內心深處,一廂情愿的把黎明當成了一輩子的恩主,一心一意的報效,這種局面是黎明也沒想到的,但他肯定不排斥忠心耿耿的下屬。
就這樣,一個鞍前馬后,一個一路提攜,現在,主子是區委書記,仆從也水漲船高,成了區公安局長,成就了共榮的佳話。
這段佳話,黎明跟典清都沒有避諱的意思,特別是典清,無論什么場合,最喜歡念叨的就是他牢記老祖宗的忠義祖訓,會兩肋插刀去回報黎明書記的知遇之恩。
帶著點匪氣的三國英豪后代,占據著執掌法律的座椅,成了黎明手中最銳利的刀鋒,但凡是黎明的指令,絕對是毫不走樣的完成,黎明也不吝嗇,該給典清的好處十分豐厚,越發加重了他的效忠心理。
就是這樣有點偏執狂屬性的公安分局局長,親眼目睹他心目中最敬重的男人渾身血痕,不著寸縷的倒在血泊當中,曾經在最寒冷的冬天,說出溫暖他一輩子話語的嘴唇半張著,仿佛還在傾訴未盡的怨恨;阻擋了落在他臉上羞辱耳光的手,沁泡在血漬中,五指怒張著,似要扼住兇手的咽喉,抑或是無助絕望的呼救。
呼喊的,是他這個最得力的下屬。
而他沒趕上啊!
還是讓黎書記含恨死掉了!
這是典清從案發現場一直到市局法醫出現,不得不把尸體交給法醫,帶著兩個“兇手”回到分局后,一直到此刻,還無法接受的現實!
所以,當典清得知黎夫人已經妥善處理好恩主的尸體,而那個間接導致黎書記死亡的罪魁禍首林衍,已經中了調虎離山計,去跟市局的宋乾坤打擂臺去了,一時半會兒切得被牽著鼻子走,沒空很快過來提審那兩個賤貨的時候,一腔壓抑了許久,已經發酵成狂暴的情緒徹底失控,他再一次要求提審姚沫。
從黎明死掉到黃昏,姚沫先被帶進螺武區公安分局,然后就是散發著濃郁煞氣的典局長親自審問,還用了**棍電了幾下,生不如死之際那煞星接到電話,然后就是顧萬昌過來把她救了下來,跟二丫一起被帶到不太遠的另一處關押。
姚沫還沒穩住神,又被黑頭套蒙著頭,強勢帶走,這一次沒帶二丫,只是她一個人。
一路坐車,姚沫并沒有武林高手那種聽聲辯位的本事,被蒙著臉根本不知道被帶到哪里了,后來停車,她被粗暴的揪著頭發揪下車,一路推搡著推進一道門里,聽到門發出震耳欲聾的“咣當!”關上后,她就不由自主的開始瑟瑟發抖。
隨后,姚沫才明白,只是在分局挨了幾下**棍,著實算不上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