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料不足的情況下,就算胡曉峰這樣的天才,也有犯錯的時候。
他一直想當然地認為,縣城的中央大街,即文化廣場所在的那條主街,便是所謂的“老街”。
其實錯了,本地人所說的老街,現在只能算一條岔道,從寬度長度和繁華程度來說,還擠不進前三。
“我小時候進城,這條街就已經不算正街了,不過那會兒還是挺熱鬧。”方鈴邊走邊感慨著。
“從我記事兒起,老街就很清靜了。”卿憐兒無情地打臉。
不是說方鈴撒謊了,只不過方鈴的“小時候”,可能比卿憐兒要早幾年。
年輕就是可以驕傲的。
“估計我小時候,這條街還沒建起來呢。”胡曉峰連忙打個哈哈。
方鈴臉上微紅,扯開話題“也不知政府怎么想的,位置這么好的街道不大力發展,這些房子都太舊了。”
胡曉峰道“很多城市都這樣,原有的中心城區,拆遷或改造太貴,還不如另辟新區。”
“所以,我那書也是這樣,叫我改,還不如新開一本。”女人就是多變,這才幾分鐘啊,又改主意了。
“新區可能很好看,但文化底蘊是不可復制的,這條老街下面,層層疊壓著千百年的歷史,再多錢也換不來。”胡曉峰悠然向往著。
“你也說被壓在下面了,怎么看到得呢?”方鈴輕輕推了胡曉峰一把,眼神里頗有幾分春意。
胡曉峰費好大勁才讓自己的血沒那么躁動,咳了兩聲“眼睛不準確,當然是用心靈去看。”
卿憐子像是完沒聽兩人說話,自顧自看著街邊飛檐。
“咦,這不是小方嗎?”前邊一家副食店突然傳來叫聲。
店老板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挺著個肚子。
方鈴愣了一下,隨即有些尷尬地打著招呼“劉老板,你怎么在這開店,不賣豬肉了?”
劉老板哈哈笑道“轉行兩年了,農貿街不是拆了嗎,你不也沒賣鹵菜了么,不過看起來,小方你最近混得不錯啊,還越來越會打扮了,我剛才差點不敢認。”
方鈴看看胡曉峰和卿憐兒,匆匆跟劉老板說下次聊,然后繼續往前走。
胡曉峰倒是早猜到她以前做的小生意,就算知道賣過鹵菜也沒覺得太意外。
其實方鈴之前越是混跡在市井,越顯得她“芳鄰”這個作者號的可貴。
《我買了一條街》里面,關于大城市高端生活的描寫,盡管有模仿和臆想的痕跡,但還是有不少閃光點,顯出了主角高貴的氣質。
鹵菜店老板內心,是真住著一個小公主的。
“好吧,我以前確實土,我做的生意都上不了什么臺面,所以我才羨慕那些大城市的人,我想寫他們那樣的生活。”方鈴突然站住,轉頭看向胡曉峰“非要讓我寫老街,我一點感覺都沒有!”
胡曉峰摸了摸鼻子,想了想。
不想寫司空見慣的東西,這種心理太常見了,胡曉峰自己也是如此。
這也是傳統作家最詬病網絡寫手的地方為啥你們不寫現實,非要寫幻想,寫那些神仙鬼怪?
其實太簡單了,我經歷過的人生,憑啥叫我再重復一次?
誰不想體驗新的生活?
經典作品最重要的元素是稀缺性,很多所謂現實主義的大師,往往也靠描寫老少邊窮這種極端的生活來取勝。
越冷門的生活,知道真相的人越少,大師可以盡情加入虛構成分,其實跟寫玄幻仙俠是一個道理。
方鈴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沒有極端的生驗,又不善于提煉生活,她唯有模仿和臆造。
“為什么丑惡的事物總是在身邊,而美好的事物卻遠在海角,這話是余華說的,當然還有很多人說過這樣的話,得不到總是最好的。”胡曉峰笑笑,“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