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現韓國領土。
從地圖上看,澠池位于黃河南岸,北邊就是魏國的河東郡,東邊則是韓國本土,西邊不遠處便是秦國崤函通道的東端出口崤塞,正好處于三國交界的地方。
一場載入史冊的盛會即將在此舉行。
兩萬趙軍正在浩浩蕩蕩的朝著澠池而來,這支精銳趙國部隊的任務并不是開戰,而是為了保護趙國大王趙何的安危。
趙何坐在王駕之上,看著面前一片郁郁蔥蔥的情形,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
雖然都是澠池之會,但眼下的趙國和歷史上的那個趙國,顯然是完不同的。
歷史上的趙國,主父趙雍已死齊國已破,秦王不可一世威震天下,趙惠文王在出發之前甚至做好了成為第二個楚懷王的心理準備,和廉頗約定若是一個月內無法歸來便立太子為新任趙王。
而現在則完不同,秦國雖然同樣強大,但趙國卻也完不虛甚至還稍占上風。而且這一次的澠池之會也并非像歷史上那般完由秦王掌控,反而是趙國占據了主導權。
想到這里,趙何不由得有些自得的摸了摸還沒有胡須的下巴。
這,都是寡人的功勞!
……
秦國,崤塞。
這里是秦國最為東方的要塞,一支長長的秦軍部隊正從崤塞敞開的關門之中走出,簇擁著秦王的車駕,朝著東方的澠池而去。
秦王坐在車駕之上,看著面前的大地,心中同樣感慨。
這,就是歷代大秦先祖們心心念念的中原!
大秦,自從建國初始就僻居西陲關中,但大秦的志向從來都不止于關中一隅之地。
數百年來,大秦先后和兩代霸主晉國、魏國展開數不清的大戰,無數老秦人前赴后繼,只為了東出中原,問鼎天下!
如今,晉國早已經成為歷史,魏國也早就不是那個橫掃天下的霸主,但秦國的東出中原之路,依舊是任重而道遠啊。
因為,還有其他的國家不同意!
哪個國家?
當然就是齊國,還有趙國!
對于這兩個國家而言,秦國只需要乖乖的呆在關中就行了,來中原搗什么亂?
但是,大秦的東出之路是絕對不可能止步的。
任你齊國霸主也好,趙國胡騎也罷,誰擋在大秦的面前,大秦就滅了誰!
想到這里,秦王的目光漸漸的變得冷冽。
完璧歸趙之事,對于秦王而言自然是奇恥大辱,但秦王能夠按下性子依舊赴這澠池盟約,自然也是有其心思的。
秦國要東出,干掉齊趙是必然的。
但是,先打誰,這就很有講究了。
趙國和秦國接壤,多次發生戰爭,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但秦王在多次思考,以及召集了魏冉等人進行商議之后,還是選擇了和趙國合作,先打齊國。
原因有二。
首先,齊國是當世霸主。若是聯合齊國伐趙,秦國固然會變強,但齊國則會變得更強!到時候,齊國依舊騎在秦國的脖子上作威作福,秦國依舊是萬年老二。
其次,齊國在幾年之前的函谷關一戰,實在是給秦王留下了過于深刻的印象。
如果不是趙國及時出手,再加上秦國說客得力的話,說不定咸陽真有可能會被齊國大將匡章所攻克。
這件事情到現在都還是秦國君臣心中的一大陰霾。
上千里的距離,宛如天險的崤函通道都擋不住之前的齊國人,那要是等到吞并了宋國、打敗了趙國的齊軍再度來臨,秦國還能頂得住嗎?
所以,即便知道魏冉可能和趙國人暗中勾結為伐齊說話,秦王還是認可了這個決定,放下了自己的面子,前來澠池和趙國會盟。
這其實也是歷史上一個很普遍的情況,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