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撤出。
秦軍的撤退陣型明顯和平時的行軍陣型不同,并非是那種一條長龍式的撤退,而是擺出了隨時都有可能迎戰的姿態,慢慢的朝著西方而去。
在趙何的身旁,魏軍主將芒卯有些按捺不住的說道“大王,是時候下令追擊了!”
和正常的圍城一樣,三晉聯軍這一次也采取的是圍三闕一的戰術。
這種戰術是利用“看上去還有一條撤退活路”的這么一個心理暗示給來城內的守軍施加心理上的壓力,瓦解城中守軍頑抗到底的心態。但事實上,一旦城中守軍選擇了從缺口之中逃離,攻城方不但可以輕松的拿下城池,同時還能展開一場堪稱單方面屠戮的追擊。
因此,芒卯此刻提出追擊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趙何沉思半晌,緩緩搖頭道“追擊就不必追了,你看秦軍撤退之時陣容依舊嚴整,若是我軍倉促而追的話,反而是相較于秦軍而言落了下風。就讓他去吧,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芒卯欲言又止,但最后還是只能閉上嘴巴,只不過臉色還帶著幾分不服氣。
趙何將芒卯的反應盡收眼底,笑了笑,并沒有繼續做出解釋。
如果對面秦軍的主將換成別人的話,那么趙何肯定毫不猶豫軍壓上直接追擊了。
但是白起這個家伙,誰知道他會不會在撤退的時候設下埋伏呢?
宜陽以西就是著名的崤函通道,這條通道十分的險峻,是天然的埋伏地點。、
三百多前,秦國春秋時代的唯一霸主秦穆公就是在東征回國的途中被晉襄公打了一個奇襲埋伏,不但創下了華夏軍事史上第一次軍覆沒的記錄,秦國更是被晉國一戰打回了解放前,直到兩百年后一個叫做商鞅的家伙自魏國入秦,秦國通過變法才再度嘗到了強大的滋味。
有了現成的事例在前,趙何又怎么愿意冒險追擊呢?
反正我就是穩穩的推過去,退完了宜陽推函谷關,推完函谷關推咸陽,不搞什么計謀,大家就是拼消耗拼硬實力,就是要靠國力耗死你秦國!
趙何對著暴鳶道“暴鳶將軍,這邊的地形你們韓軍肯定是最熟悉的,等到秦國人撤退之后你就進城接手城池,然后派出斥候跟著秦軍,一定要搞清楚秦國人在崤函通道之中有沒有埋伏,這樣我們的大軍才好順利的繼續前進!”
眼看就要收回宜陽,喜氣洋洋的暴鳶對此自然是連連稱是應諾。
趙何又將頭轉向了另外一邊的芒卯,想了想之后露出了一絲奇異的笑容。
“芒卯將軍,既然秦國人已經從宜陽撤退,那么河內到河東郡的通道就完打開了。寡人之前和魏王有過承諾,宜陽歸還給韓國,河東歸還給魏國。所以,你和你麾下的魏軍將士們可以準備一下,明日開拔渡河,去收復你們魏國的河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