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于二子的死,李昊辰是后來出獄后才知道經過的,初聞這件事情,李昊辰也是唏噓不已,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話說在大理寺的公堂之上,長孫無忌無話可說,大理寺卿便高聲宣判道“長孫無忌在長安指使二子散播謠言,蠱惑民心在前,后誣陷他人,且涉及皇族,為了掩飾其罪行逼死二子,證據充足,其犯罪事實成立,待本官稟告圣上之后,再行定罪。李昊辰與本案無關,仍然發回大理寺監牢,等待圣上定奪!”
大理寺卿宣判完畢后,李昊辰和長孫無忌便都被帶回大牢之中。長孫無忌此刻已經面如死灰,他已經知道他即將面臨的是什么。而李昊辰則是最近緊張的心,終于可以松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又成功的躲過了一次生死劫難。
不知道是說大理寺卿的效率高,還是說李淵決斷果決,審判是午時結束的,還尚未到申時,宮中內侍便帶來了圣旨,那內侍高呼道“圣旨下,李昊辰,長孫無忌接旨!”兩人連忙拜倒在地。
那內侍見兩人跪好后,便還是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長孫無忌屢受皇恩,不思回報,卻散布謠言,蠱惑民心,構陷同僚,誹謗皇族,罔顧人命,為自保而殺人滅口,其行為令人發指,人神共憤,朕心甚寒!長孫無忌之心思如蛇蝎,不殺不足以平民憤,不殺不能安群臣之心,不殺不以明律法,特判長孫無忌三日后于長安北門外斬首示眾,暴尸三日!以儆效尤!
李昊辰,朕之股肱之臣,明是非,知禮數,實乃是我大唐的棟梁之才,有此賢臣相助,朕心甚慰!然因長孫無忌之過,賢臣冤枉入獄,乃是朕失查之責!朕深感不安,現立刻釋放李昊辰,于太極宮見駕!欽此!”
內侍宣讀完圣旨就見長孫無忌已經癱軟到地上了,李昊辰說了句領旨謝恩后,便起了身。那內侍道“李將軍,陛下還在宮中等您,您看你現在是不是就隨我進宮啊?”
李昊辰整理了下衣裳道“公公,這將軍之稱實在不敢當,陛下已經革去我的官職,且圣旨之中并沒有恢復之意。”李昊辰一次入獄,讓他不得不更加小心行事,以免落人話柄。
那內侍微微一笑道“陛下如此寵信李大人,李大人復職只是早晚之事!”雖然內侍嘴上這么說,但是稱呼上也偷偷的換了,內侍都是伺候皇帝人,一言一行更是極為謹慎,他剛才是口誤也怕別人抓住話柄。
李昊辰聞言也沒有和這內侍有什么過多的交流,而是微微點頭,準備隨這個內侍進宮見皇帝李淵。
就在李昊辰剛剛出了牢房的大門,長孫無忌便叫住了他,那內侍剛要呵斥長孫無忌,卻被李昊辰阻止了,他言道“公公請外面少適休息,我去去便來!”雖然內侍有些不情愿,但也知道李昊辰現在是皇帝重視的人,便點了點頭,說了句,李大人還請快些,陛下還在等著您,便出了牢房。
因為之前兩人,都是皇帝重視的犯人,所以這一面的監牢之中便只關押了兩人,這內侍一出去,牢房之中便只剩下了李昊辰和長孫無忌。
李昊辰先開口道“長孫大人,叫住我,不知道有何見教啊?”
長孫無忌嘆了一口氣道“我自認是精于算計,沒想到卻屢次敗于你之手,前次玄武門是這樣,這次又是這樣,我很好奇,自己為什么會輸?我心知命不久矣,還請不吝賜教,讓無忌死個明白!”
李昊辰略微一琢磨便說道“我沒什么太多可說的,只能告訴你,存正心,行正道,仁者無敵!”李昊辰的意思其實就是說長孫無忌心思不正,所以失敗。
長孫無忌反復的琢磨這句話,然后道“世間萬事皆是謀劃,只有誰的計策高明,哪有你說的這些,你既然不愿意說,我也不請求,真乃天亡秦王,居然讓太子陣營多了你,不然此刻秦王早已繼承太子位。”
李昊辰見長孫無忌根本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