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挑選出一種說法,讓其甚囂塵上,那情況就不一樣了。
……
金鑾殿上,百官矗立,但卻針落可聞,安靜的近乎詭異。
王佑高坐龍椅,神色淡漠,但眼中不時有暴戾之色閃過,讓人不敢直視。
王佑淡淡的掃視群臣,眾人皆垂首不語,他嘴角勾起一絲冷酷的弧線,沉聲道:“梟衛何在?”
“臣在!”雷星亮聲音晴朗,從人群中大步走出,于殿中恭立。
王佑吐字如鐵:“告訴他們,梟衛查到了什么。”
“臣遵旨!”
雷星亮躬身一禮,直起身后側對眾臣,清聲道:“諸位大人,如今民間流言四起,對陛下多有污蔑,此為大逆不道。梟衛身負緝查不法之職,自流言起時,便已著手徹查,如今已經查得明證……”
像很多首次在金鑾殿發聲的新人一樣,雷星亮的聲音微微帶著一絲顫抖,分不清是緊張還是興奮。
但沒人敢輕視這位新貴,不說他的人,僅憑他身上那件夜梟服,就令百官噤若寒蟬。經過東海和無定原一役,雷星亮已經取代鐵無環,成為了梟衛的新頭領。
是以當雷星亮說話時,眾臣皆寂靜無聲,有些膽小之人,更是屏住了呼吸,努力縮著身子,生怕被這位梟衛頭子盯上,從此徹夜難眠。
雷星亮說了幾句,似乎適應了這種場合,聲音漸漸恢復了正常。
“梟衛已經得到十九位證人證言,再加旁證和其它線索,最終追溯到了流言首出之地——齊國臨淄。”
眾臣嘩然,很多人都露出不可置信之色,卻又都松了口氣。這事兒是齊遨宇弄出來的?
原本安靜的大殿立刻像水滴進油鍋一樣吵鬧起來,大臣之間都竊竊私語,猜測齊國在這個時候為什么要這么做?
大多數文武官員都把目光投向了蘇慎,他一向是朝堂上的智囊,不知道蘇丞相對這件事有什么看法。
可是蘇慎看上去對此一無所知,他也是一臉茫然地望著王佑,又看了看身邊的張士杰張將軍,兩人面面相覷,顯然沒有聽到任何風聲。
雷星亮似乎很滿意自己的話說出來以后的效果,他站在那里一言不發,和王佑一樣默默看著群臣們的表現。
過了一會兒,待朝堂安靜了一些,才面向王佑躬身道:“陛下,此事雖已查清乃是齊國人所為,但街頭巷尾議論紛紛委實不妥,更有戲子及說書人傳誦不休,毀君謗上。臣竊以為,此等妄議君父者均為大逆不道,當盡誅!”
殿內登時一靜,眾臣看向雷星亮的眼神都變了。
這些朝臣的心不禁一緊,本以為鐵無環失蹤后,梟衛的壓迫會稍稍緩和一些。哪知道新上任的首領,手段反而更加毒辣。這梟衛從王景始,就沒有一個心慈手軟之輩。
那身夜梟服仿佛會改變人的心性,讓人變得冷酷狠毒,只要披上了那層皮,身上的人味就被隔絕了幾分。
雷星亮說完站到一旁,王佑沒有急著表態,而是看向眾臣。眾人都沒有聲響,梟衛的屠刀一向是不長眼但長耳朵的,誰說錯了話,說不定就要砍到誰的頭上。
只有蘇慎微微蹙眉,嘴角蠕動,準備開口駁斥。可當他一抬頭,就迎上了王佑陰冷的眼神,他心里微微一顫,猶豫起來。
王佑再給眾人回旋的余地,沉聲吐字一個字。
“準!”
“且慢!”
http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