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村墻包磚也是慢慢來的事情,并不需要一個月半個月內就砸錢部搞定。先建起夯土的村墻,擁有最基本的防御力再說。
有了最基本的防御力,才有一個據點的樣子。
秦昭叼著一根狗尾巴草坐在夯好的村墻上,看著村民們干的熱火朝天的樣子。
秦昭端掉了插云峰的盜賊,救了村人,而且現在又準備出錢為村民修包磚村墻,還組織村人一起修,村民們感覺秦昭十分有組織能力,而且十二分地愛護秦家村。現在村民們都下意識地把秦昭當族長對待了,就算秦昭坐在那里不干活,大家也覺得他是在運籌帷幄。
想到村墻包磚地事情,秦昭愈發覺得插云峰繳獲的銀子不夠用。
要想個辦法賺點銀子才行。
造玻璃和鏡子,那需要高溫立窖,秦昭現在找不到能夠建這種窖子的人才。
搞煉鐵,那更需要專業的人才,而且需要時間反復失敗,慢慢改進,現在的秦昭有些等不及。
造肥皂倒是不需要什么技術,不過秦昭在廣州轉了一圈也沒看到賣純堿的。不知道這嶺南之地百姓都吃大米,能不能買到發面用的純堿。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南方若是沒有純堿出售的話,秦昭就做不出肥皂。
秦昭正在那里琢磨,卻看到村墻地上幾個孩子追逐嬉鬧,一路逃一路追地朝這邊跑了過來。
一個個子小的孩子終于追到了一個個子大的孩子,將手上的海綿猛地往大孩子的頭上砸去,嘻嘻哈哈地嚷叫著“抓到了,打你打你!“
個子大的孩子被海綿砸在頭上也不覺得疼,哈哈大笑,只伸手想搶小個子孩子的海綿。個子小的孩子不給,兩人在那里扭成一團。
秦昭看到兩個孩子手上的海綿,眼前一亮。
他吐掉口中的狗尾巴草,大聲說道“娃娃!過來,把你們手上的海綿給哥哥看看!“
兩個孩子聽到秦昭的話,臉上一苦。抓著海綿的孩子立即把海綿藏到身后去,畏畏縮縮不愿意拿出來。
秦昭笑了笑,牽著兩個孩子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從堂屋里掏出一把麥芽糖來。
“我拿糖跟你換。“
看到有糖吃,拿著海綿的孩子立即沒有了脾氣,乖乖把海綿交了出來。秦昭拿著海綿看了看,發現這海綿結構緊密,使勁摁壓會軟下去,但抓在手上不動時候又有一定的硬度,難怪這孩子可以拿海綿當武器打其他孩子。
秦昭呼喚孩子的名字,問道“二丫,這海綿你是哪里得來的?“
被喚作二丫的孩子一邊吃著麥芽糖,一邊含糊說道“是二叔給我的。“
秦昭立刻說道“走,找你二叔去。“
很快,二丫就帶著秦昭找到了他的表叔秦四綱。這秦四綱是村里田最少的幾個人,不過他擅長捕魚,家里有漁網兩捆。農閑時候他經常扛著漁網在小河里捕魚,每次都能收獲足以溫飽的淡水魚。所以雖然田少,他過得卻不清苦,早早就成了親。
秦昭進屋就喊道“秦四綱,來來來!“
秦四綱聽到聲音知道是秦昭來了,趕緊扔了手上的漁網,小跑到家門口迎道“昭哥兒怎么來了?不知道昭哥兒來我家,我還在修漁網呢!“
秦昭笑了笑,揮舞著手上的海綿問道“這是你弄來的海綿?“
秦四綱笑道“是我弄來的。我那天順著小河走到了海邊,看到一群漁民在撕扯海綿檢查里面的蝦蟹,我便順手拿了幾塊來給孩子玩耍。“
秦昭眼睛一亮,問道“那海邊這樣的海綿很多么?“
秦四綱老實答道“多,多得很,那一帶是這樣的海綿。好多蝦蟹藏在這海綿里,那一帶的漁民喜歡大塊大塊地把海綿割下來,然后運會岸上,從海綿里翻找蝦蟹吃。“
其實海綿也算是香山縣的特產了,就連清初的《廣陽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