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鐵匠屬于特殊的一類人,和一般的民戶不同,叫做匠戶。
匠戶隸屬于工部﹐分輪班匠﹑住坐匠二類。明初規定﹕輪班匠須一年或五年一班輪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個月。住坐匠則是每月赴官手工作坊中服役十天。到了嘉靖年間,明朝政府放松了對匠戶的人參約束,規定每名輪班匠每年納”班匠銀”四錢五分﹐從而廢除了輪班制。萬歷年間,住坐匠的服役規定也被廢除了,規定住坐匠每月只要繳納住坐銀一錢,就可以免除官役。
到了明朝末年,即便是掌握鐵甲打造技術的匠戶也在市場上接單,為人打造各種商品。廣州城幾十萬人口,匠戶無數,所以秦昭倒不怕找不到會拉絲做彈簧的鐵匠。
韓師傅帶著秦昭在小巷子里穿來穿去,走進了一個行人不多的弄堂,找到了一戶開著鐵爐打鐵的工匠。
“怎么是韓學恒,真是稀客哩!“
韓工匠笑了笑,指著秦昭說道“劉大頭,我今天是給你介紹活兒來了。你看你這個鐵窯子修在這么深的巷子里,走進來的路彎來彎去的,不是走慣了的熟人根本找不到你家窯子,你也不怕窯子藏這么深沒有生意?“
那個被稱為劉大頭的人笑了笑,說道“沒辦法,都習慣了。太多客人來也不好,小店只有四個人,客人太多了事情做不過來。“
韓姓工匠聽到這話冷笑了一聲。別的鐵匠都怕活計不夠做賺不到錢,這個劉大頭卻怕太多人找他做事情忙不過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韓姓工匠朝秦昭說道“秦公子,這就是我說的會做鎖子甲的匠人了,劉大頭劉師傅。“
聽到韓工匠的話,劉大頭愣了愣,訕訕說道“鎖子甲官做民不做,民間私藏鐵甲可是重罪,說不得是要掉腦袋的,做不來!“
秦昭趕緊解釋道“劉師傅誤會了,我們不是做鎖子甲,是做需要鎖子甲手藝的彈簧。“
“彈簧?“
秦昭點頭說道“就是用精鋼做成鐵絲,把鐵絲做成彈簧。“
劉大頭說道“這有何難,不就是做鐵絲嗎?何必找我做!韓學恒也能做。“
秦昭笑道“我等要做好多彈簧,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完的。聽說劉工匠你能做鎖子甲,自然在鐵絲的打造上有一番功夫。我等要用蘇鋼做彈簧,找別人做不如找你做。“
聽到秦昭要用蘇鋼做彈簧,劉大頭吸了一口涼氣,說道“不管你用蘇鋼糟蹋,還是用佛山的精鐵打造,我打鐵一天無論做事情多寡要收人一百文銅錢。你若是愿意付這一百文錢,我便為你做彈簧。“
秦昭笑道“一百文就一百文。“
那劉大頭問道“真的用蘇鋼來糟蹋?”
秦昭點頭說道“就用蘇鋼!”
劉大頭啐了一口,說道“好殺才,也罷,反正也不是我出材料!”
秦昭和劉大頭商量了時間,約定兩天后劉大頭把手頭所有事情部忙完,就開始為秦昭制造這沙發的彈簧。怕劉大頭不相信自己,秦昭先給了劉大頭半兩銀子的定金。
蘇鋼也是劉大頭幫準備,到時候秦昭用多少付多少錢。
秦昭和秦有理在廣州城閑逛,順便做了幾身綢緞衣服,專門等兩天后劉大頭的空閑。
兩天后,秦昭和秦有理又找到了劉大頭的鐵匠鋪。
劉大頭已經拿出拉絲板和專用的錘子,在爐子邊等著秦昭了。
秦昭讓他先拉鐵絲給自己看。
這個時代的鐵絲拉制技術完靠手工。劉大頭把一塊上好的蘇鋼放進榮爐子里面燒,燒到蘇鋼整個完發紅發軟了,劉大頭才把蘇鋼拿出來。把蘇鋼抵在留有一個孔的鐵板上,舉錘子就敲了下去。
只聽到當當當的巨大敲打聲,一根發紅的鐵絲就慢慢從鐵板上面那個小孔中冒出來了。
劉大頭的一個學徒趕緊拿起鉗子夾住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