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什么貨架貨柜擺放。
兩人尋找門面租下門面花了三天,劉大頭那邊已經做好了一車的鐵絲。二人覺得不虛此行,就雇傭了一輛牛車,把鐵絲拉回秦家村了。
回到秦家村,秦昭在附近村子找來了三個單身的鐵匠,花了兩天時間在插云峰上面架起三個燒鐵爐子。
第一個鐵匠加熱鐵絲,把燒軟的鐵絲纏到鐵棍子上變成彈簧,然后進行熱處理淬火。第一個鐵匠完成淬火后,秦昭找了一個幫工把冷卻的彈簧送到第二間房間,第二個鐵匠回火。然后再換一個幫工把彈簧送到第三個房間里,第三個鐵匠負責烘爐,高溫烘烤一會兒消除彈簧的應力。
所謂淬火,是將鋼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溫度,保溫一段時間,使之部或部分奧氏體化,然后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的冷速快冷到低溫狀態進行馬氏體或貝氏體轉變。在明代淬火使用的材料有油和水等。秦昭使用的是水。
所謂回火,是將經過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熱到低于下臨界溫度的適當溫度,讓珠光體向奧氏體轉變,保溫一段時間后在空氣或水、油等介質中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
去應力是指消除鋼鐵保持原有形狀的慣性內部力。任何一個產出的工件都會產生應力。去應力有熱時效、振動時效、自然時效等多種辦法。秦昭使用的就是簡單快速的第一種“熱時效”方法。
熱處理過程中還有許多細節,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這樣三個鐵匠負責三個熱處理的步驟,就算有一個人泄密,也不能把秦昭的機密泄露出去。
這些工藝會者不難,但是熱處理后鋼材的韌性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秦昭也是當初參與過一家國產彈簧床墊生產企業的產品再設計,才知道了其中的細節。那一次秦昭所在的設計機構以第三方身份詳細考察了生產企業各個條線半個月,把彈簧床墊生產的來龍去脈摸得極為清楚。
秦昭請來的三個鐵匠都是附近村里的普通鐵匠,手藝一般般。不過好在這些鐵匠老實,秦昭給錢讓他們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秦昭說他敢泄密就打斷他們的腿,三個鐵匠居然當場對天發誓,說泄露一丁點秘密就不得好死。
這個時代的匠人最重技藝的保密,讓他們傳藝難,傳給他們手藝讓他們不泄密相對簡單。
秦昭把他們三人安置在插云峰,短時間內禁止他們外出,每人每月給月錢三兩,還包食宿。過個把月要是想家,可以在秦昭家丁的陪伴監視下回家,但嚴禁會見外村外鄉的閑雜人等。
這些鐵匠得了秦昭的好處,一時也忘記了不能外出的煩惱,安心下來琢磨技術了。
畢竟三兩銀子還包食宿的一個月實在是多,這年頭廣州城里的工匠也只能拿到二兩銀子不到的月錢,已經能養活一家老小了。
這相當于后世別的老木匠一個月拿五千五百塊,你一個新木匠,老板上來就給你九千,還包食宿和五險一金,算下來一個月總收入過萬,會讓人有極大的驚喜,感覺步入了人生巔峰。
在這種條件下,不能每天回家也就可以忍受了。
秦昭一間一間屋子進去,手把手地教鐵匠們,一套套步驟講解下來。三個鐵匠也不是太笨,慢慢明白了,成功地完成了彈簧的熱處理。
最后做出的彈簧長兩寸半,直徑一寸半,每十個彈簧重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