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的大舅舅姜為善哀嘆“就是以前太窮了,英子去得早!“
姜玉濤一拄拐杖,大聲說道“去得早怎么了?人總是要死的,有昭兒這么出色的后生送終,在九泉下也是含笑的?!?
兩個舅舅姜為善和姜必武連連點頭,說道“父親說得對?!?
一行人走進了村口,便立即有秦家村的孩子跑到村里報信。然后那些蹦蹦跳跳的孩子們就把姜玉濤一行人引到了秦昭所在的村墻上。
姜玉濤上來就抓住秦昭的手,說道“好久沒看到你了,我的孫兒!“
秦昭笑道“外公!哪陣風把您吹來了?“
姜玉濤一指秦昭的兩個舅舅,三個表兄弟。
“還不是為了他們!“
“秦昭,你現在是發達了,可不能忘了娘家的親族啊。我聽說你雇人做事情,每頓飯都給肉葷吃,恨不得拿山珍海味給雇工吃,一個月發二兩銀子月錢?“
“還說你雇傭了成百上千的家丁,第一天就給驢肉火燒給家丁們豪吃海喝?又給他們喝金華老酒?真的假的?還說你又給家丁們做衣服,比天子的京營還要講究!“
現在外面到處亂傳秦昭對家丁隊的厚待,有些傳言都高度失真了,連驢肉火燒都出來了。
“你這幾個舅舅家里都不太富裕,我做主,讓他們以后跟著你做事了!“
秦昭看了看兩個舅舅和三個表兄弟。
姜玉濤拉著秦昭的手,說道“當初要不是我做主把你娘嫁給你爹,現在沒有你哩!今天我做主讓你兩個舅舅三個表兄跟你做事,這個主我做得做不得?“
秦昭哈哈大笑,說道“做得!外公這個主當然做得!“
……
八月十八,秦昭來到了許德善許相公的家里。
許德善是這一帶做磚瓦工程的牙人。
磚瓦工程就是較大規模的房屋、村墻或者河堤之類的工程建設。香山縣的泥瓦匠不少,但住的地方大多不在城里,很多都是在城外兼有農田的農家漢子。這和后世到處都是農民工建筑工程隊不同,明朝的工程量沒有那么多,所以農民工并不常年呆在工程隊里,甚至泥瓦匠的班頭們都不在城鎮里。
但是明代也有大型磚瓦工程,磚瓦工程建設動輒需要很多泥瓦匠,需要的人數動輒幾十、上百人,工程的投資方往往不知道到哪里去找這么多泥瓦匠。
這就需要有熟悉泥瓦匠的牙人,能夠一次聚集足夠完成工程的泥瓦匠,和工程投資方討價還價,商定工人價錢和原材料使用條件。
許德善表面上是一個秀才,家里有良田幾百畝。但在閑暇時候,他做的就是這磚瓦工程牙人的生意。只要工程的東家找到許德善,就能找到足夠數量的泥瓦匠開工建設。
許德善從上下家各抽取百分之五的牙錢,便足以富甲一方。
這一次,秦昭找到了許德善。
秦昭給自己的大本營秦家村修了土墻,足以讓竊賊小偷望而卻步了。但是這還是不夠的,想要防住流賊,乃至官家兵馬,甚至鄭家兵馬的攻擊,村墻就必須包磚修建女墻。有了女墻配上懸戶,才能真正防住弓箭拋射,讓鄉兵在城墻上站穩。
秦昭準備把主要的工業設施部放在秦家村,這樣的防御水平是最基本的。
秦昭既然要搞磚瓦工程,自然就找到了許德善。
許德善在大堂見了秦昭。
按照明代的習俗,見客人一般是在二堂的。除非來訪者的社會地位遠高于主人,那主人就要打開大堂的大門,在最正式的場所見客。這種地方見客很強調禮儀,有時候禮節比真正要談的事情還重要。
秦昭的情況就屬于這一種。
許德善上來就對穿著千戶官袍的秦昭一揖及地。大明朝的縉紳雖然社會地位很高,但秀才在縉紳當中是最入門的一級,社會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