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姐,我們這里非常艱苦,住的也不好,我把家里都已經(jīng)打掃干凈了,大家暫時住我家!我家可是這里最好的房子啦!”常大叔有些不好意思的說。
“沒關系的常大叔,我從小就生活在農(nóng)村?。『芟矚g這山清水秀的地方?!泵啡糸奶幙戳丝?。
“實在是招待不周??!”常大叔總算放下了心。
“走,進村!”常大叔揮揮手說到。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了村。
這個叫藏花的村落不大,據(jù)常大叔說整個村子有500多人100戶左右。
大家居住的并不集中,常大叔居住的地方差不多能有200人。
這里的人們幾乎很少去外面,大家祖輩生活在這里。但是由于這里地處偏僻,世代村民都以耕種為生。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大涼山這里也建起了學校,但是學校偏遠并且只有小學和初中,高中就需要到市里去讀,所以大多數(shù)孩子們就會輟學回家繼續(xù)耕種。
像藏花村這樣孩子們都讀書的村落在他們這里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
常大叔這些年一直想給鄉(xiāng)親們找一些致富的法子,奈何一直沒有成功。
梅若楠緊緊挽著吳曉峰的胳膊,好奇的四下打量著這個村子。
村子整體的建筑都很陳舊,并且他們的房子明顯比北方的房子要矮小,很多房子都是草頂。
因為梅若楠他們一行人的出現(xiàn),很多村民都好奇的走出家門自發(fā)的湊到路邊看著他們。
這些人,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老人們大多穿著傳統(tǒng)的服飾,奶奶們頭頂包著高高的帕子,穿著深色繡花的長裙,雖然衣服有些陳舊,但是卻很干凈。爺爺們穿著黑色的長袍,腰間系著袋子,拿著煙袋正噴云吐霧,民族的特色在他們身上顯露無疑。反倒很多孩子們穿著運動褲或者牛仔褲,一個個花貓一樣的小臉上閃動著好奇。
常大叔在村民中的影響力應該真的很高,那些孩子們雖然一個一個躍躍欲試上躥下跳,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跑上前。
梅若楠看著有趣,就讓人拿過來一袋糖果,招手讓這些小蘿卜頭過來。
孩子們互相看了看,可能突然面對這么漂亮的姐姐,這些小家伙竟然有些羞澀,一個個推搡著躲到爺爺奶奶的身后,露著頭看著梅若楠,確切的說看著梅若楠手里的糖果。
常大叔看了看孩子們渴望的眼神,就用土語說到“這是我們最尊貴的客人,她送的糖,你們過來拿吧!要有禮貌?!泵啡糸闷娴淖尦4笫宸g了一下才明白什么意思。
小家伙們一看威嚴的常爺爺發(fā)話了,都歡天喜地的跑到梅若楠身邊。
雖然一個個花貓一樣,有的還淌著鼻涕,但是卻很乖巧的站在那兒等著梅若楠分糖果。
梅若楠一人給分了一大把,孩子們看著小手都要裝不下的糖果,那驚喜的小眼神真讓人好笑。
分了糖,小家伙們還齊刷刷的說了聲謝謝。
梅若楠意外的看著常大叔,常大叔自豪的說道“我們村的娃多艱苦都是要上學的,他們阿爸阿媽也都上過學,所以禮貌自然是懂的!”
梅若楠給他豎了一個大拇指,常大叔樂的抬頭紋都開了。
常大叔的家住在村子的最高處,背靠著山,一溜6間的瓦房在這村子里很是醒目。
房子有些陳舊,墻上斑駁的墻灰已經(jīng)掉落了下來,但是院子收拾的非常干凈,院子四周種滿了蔬菜,山上蒼翠間是粉色、紅色的野花,煙囪正冒著煙,好一幅欣欣向榮的農(nóng)家景象。
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穿著黑底紅花的裙子帶著粉色的頭巾正在燒火,看見常大叔帶人進門趕緊站了起來。
“阿爸!”
小姑娘清脆的叫了一聲,然后就怯生生的打量著一眾人。
”這是我女兒阿伊美,在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