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跟這個陣盤相似,只是材質和細微之處可能有些差別,現在這種爐子對他來說已是夠用,他不再多想,開始了鍛造的第二步,精煉。
一塊雜品靈石差不多只可以燃燒十幾分鐘,能量利用率很低,很浪費。
不過雜品靈石在靈修中壓根不值錢,顧飛把爐子又重新組裝好,按照鍛法中的步驟開始了精煉練習。
哪怕溫度很高,但是這里的特殊金屬卻融化的很慢,不過精煉并不需要完融化金屬,燒紅之后反復錘打,在高溫下依然可以完成精煉。
在靈火的反復灼燒中,金屬隨著錘打慢慢的越來越適應靈氣,漸漸的具有了導靈性,可以承受住的靈能上限也在漸漸增加。
錘打的次數越多,金屬的性能越好,與之相對的,金屬也越來越小,一塊合格的金屬被鍛造出來后往往百不存一。不過這只是普通材料,特殊材質的金屬損耗不會這么大。
敲著敲著顧飛就走了神,嘎嘣一聲脆響,他面前的鐵礦就裂成了兩塊。注意力沒有集中且用力過大。
不過還好,這是一塊普通的鐵。顧飛把它們加熱,然后用力敲擊,想讓它們重新變成一塊。
金屬的延展性讓它們在錘子的不斷錘煉下重新融為一體,但是顧飛現在怎么處理那塊鐵,看著它都覺得不如之前看著舒服,而且錘子落下的感覺也有所區別。
可能是錯覺吧,顧飛想道。手上有一下沒一下的敲著,錘子下面的鐵塊也越來越小,拳頭大小的鐵,僅余雞蛋那么大了。
顧飛親自鍛造過之后才徹底明白為什么這里會這么缺金屬了。
低下的勞動生產率使得他們的金屬的開采量本來就不會很大,再加上這樣浪費的精煉方式,不缺就奇怪了。
連那些普通甲士的武器都是風揚門派發下來的,哪怕甲士的武器不會精煉到那個程度,但是一桿通體都是金屬打造的矛,也要花費至少幾百斤鐵,所以風揚門的制式武器才會如此鋒利,讓那些部落的人們毫無還手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