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軍離開潤州之后,就直奔陜西而去。一路上依舊是操持舊業,若當地有匪患,就順帶幫當地官府剿一下匪。
這也是趙煦的要求之一,畢竟唐寧所路過的地帶都比較富庶,都是很適合盜匪生存的地方,而且匪患一直都是讓宋人十分頭疼的問題。
但要是鎮江軍自認剿匪的本事是第二,那就沒人敢認這個第一。所以讓鎮江軍行軍途中順帶剿匪,可謂是最劃算的剿匪政策了。
早在幾年前,鎮江軍唐殺星的名頭在綠林里面就廣為流傳。很多人聽了這個名字都是兩股戰戰,尤其是那些僥幸從鎮江軍手底下逃脫的,聽到這個名字就要尿褲子。
沒辦法,這幫家伙打仗耍賴,他們一出現,雷公都幫著他們。噼里啪啦轟隆咔嚓一聲巨響,自家寨門就被雷劈的飛到了天上去。
有倒霉的弟兄們不巧站在那塊地方,雷劈完,那倒霉蛋飛的可高啦!
因此以訛傳訛之下,鎮江軍在綠林中就被賦予了一種神秘色彩。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但鎮江軍的戰績實在是太過顯眼。除了在蘇州敗給了那個請神仙幫忙的大盜一次之外,就再也沒輸過。
就連那個大盜也在之后被唐殺星用雷法直接劈成渣了……
如此一來,誰敢捋鎮江軍的虎須?聽說鎮江軍要路過,趕緊收拾細軟拔腿就跑。搞得鎮江軍到了地方發現人去寨空,財寶也不見了,異常惱火,就放了一把火把整個寨子燒了,憤憤離去。
這樣就導致鎮江軍不給任何土匪活路的流言四起,唐寧聽說之后,也是一笑置之。
這不算流言,這是事實。從南山盜身上就能看出來,這幫所謂的綠林好漢沒一個是好東西。
垃圾永遠都是垃圾,即便是水泊梁山上那群光彩奪目的垃圾,也依舊逃不脫其垃圾的本質。
他們才不是為了什么狗屁的黎民百姓而戰,他們只是為了自己而已。
都說在大宋當官有四條路可以走,第一條是科舉,第二條是受父祖之蔭,第三條是通過舉薦并且通過測試,第四條就是去當土匪然后接受招安。
以上四種,第四種無疑是風險最低而且還最爽的方式。
想想吧,大宋可不會對無名小輩進行招安。只有名氣很大的山賊土匪,朝廷才會對其進行招安,并且還會給予其很高的官職。
因此想要名氣大,就要多犯案。案子做的越多越大,名氣自然也就越響亮。權力也就會越高,但百姓卻越會因此受苦。
所以在南山寨里面見過這群土匪暴行的唐寧,對土匪是一視同仁的痛恨,也正因如此,落在他手里的土匪就沒一個能活下來的
。
不管叫什么名字,不管因為什么理由跑來占山為王,先來一刀把頭剁下來,剁不下來的再聽你慢慢說。
但畢竟還有一群人是很有血性的,他們不愿意坐以待斃,于是聯合起來,準備與唐寧決一死戰。
這讓唐寧想起上一次在滁州時,那些土匪所謂的聯軍。最后唐寧都沒出手,他們自己因為分贓打的頭破血流,兩敗俱傷,直接被滁州官府派兵剿滅了……
不過這一次似乎有些不同,半個月過去了,已經抵達滁州進行補給的唐寧忽聽前方斥候來報,說有一伙土匪正在往鎮江軍前進的必經之路上前進,似乎是要在那塊地方設伏。
唐寧一下子就來了興致,看來這些土匪并非是之前自己所想的那般無能。不過這樣也好,正好將其一網打盡,也省得自己四處跑費事了。
于是唐寧便下令高樹帶著平夏營直接去土匪的埋伏地點,看看能不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同時又派神潛率兩千人走大路,待到高樹行動之時,好相互策應,從而將那支埋伏的土匪一網打盡,捉回來問他們的老巢在何處。
計劃實施的大獲成功,然而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