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漢正在院子里勞作。
人的年紀大了,往往是想落葉歸根的。不過,他卻不一樣。
十幾年前當行商時,因為偶然的機緣,他學到了一門手藝。
張老漢跟著人家做了一段時間。他的手非常巧,學東西也很快,贏得了東家的交口稱贊。慢慢喜歡上這個工作以后,他的心思也活絡了每年行商跑出去多半年,風餐露宿辛辛苦苦的也掙不到什么大錢。做這個活計,雖然也要長期在外面,但安定、輕省不說,拿的錢也不少。橫豎都是要外出討生活,何不找個自己干著也踏實的活計?
后來,他就留在了離京城很近的長渦鎮。這里不僅是商賈云集的繁華之地,更匯集了各種大大小小的作坊,其中,自然也包括他所在的印刷作坊。
如今,他老了。作坊里的學徒們已能擔起大事,他便離開了那里,準備安心養老。用自己積蓄買了幾畝薄田,向本地相熟的朋友租了一間小院子,家人又投奔到了膝下,張老漢終于過上了悠哉悠哉的晚年生活。
一個差不多十歲大的小男孩好奇地跑到他身邊,指著他手里正在雕刻的物事道“呀!這是什么哇?”
張老漢的眼睛瞇成了一條縫。他輕撫著孩子的額頭,柔聲道“乖孫兒,你且等下,馬上就有新玩意了。”
看著小孫子歡歡喜喜地跑開,張老漢咧開嘴笑了。
兒子外出忙活,媳婦在做飯。對一個上了年紀的普通人來說,還有比這更完美的人生么?
就在此時,張老漢聽到了敲門聲。這個時間誰會來?莫不是鄰居又來借東西了?
起身開門,出現在他面前的是個他從未見過的年輕人。這人長得很是俊秀,讓人一見便不由自主地生出好感;只是,他顯得有點憔悴,雙眼都有了黑眼圈,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常熬夜的緣故。
“老丈,您好。”他微笑道“我是從浦化鎮來的,叫蕭靖。有點事想和您商量,您看……”
自打書鋪的人拒絕了印刷報紙的請求,蕭靖就在到處打聽可以幫忙的匠人。他不僅發動了邵寧的人,還自己走街串巷地找了很多地方。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邵寧和潘飛宇聯手做調查卻失敗后的第三天,他終于打聽到了張老漢,并以最快的速度趕來了這里。
在人與人關系還不那么冷淡的年代,就算來者是個陌生人,主人家也是要接待下的。
張老漢把蕭靖讓進了院子。兩個人分賓主坐好,他打量著面前一臉自信的年輕人,問道“不知公子專門找到小老兒,所為何事?”
蕭靖笑道“實不相瞞,在下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呢。”
說著,他就把之前對書鋪掌柜說的那番話又重復了一遍。
所謂報紙,和您見過的小報是不同的!它是傳播新聞、讓人知曉時事的急先鋒,它是公義、公正的倡導者和監督者,它還能給人各種你在生活中可能用得上的實用消息……
蕭靖的語速并不快,他十分確定張老漢聽清了自己所說的每一個字。可是,他在那里興致盎然地講述著,對方的眉頭卻越鎖越緊。
待他講完,張老漢搖頭道“公子,并非小老兒不想幫忙。只是,俺已經這個年紀了,雕版刻字什么的,實在是折騰不起了。公子若是有心,不妨到左近走走問問。俺也知道幾家作坊,可以說與公子知曉。”
蕭靖苦笑著閉上了眼睛。
他是第二次來長渦鎮了。第一次來時他就走遍了所有該去的地方,可是根本就沒有人愿意幫忙!漫說這長渦鎮,京城周邊他都已經跑了一圈,腿都快跑細了,也沒見哪個書鋪答應給他印報紙。
“老丈,在下的酬資不會少了,甚至還會比市面上更高一些。”蕭靖堅持不懈地道“可否請您行個方便?我這里只需要您做好兩、三期的雕版,之后我可以再想辦法。”
“錢是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