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班的臺子那兒是人,我都擠不進去。”剛從長渦鎮跑回來的邵寧興奮得直跳腳“奶奶的,短短的一篇文章,居然能招來這么多人!”
一臉疲憊的蕭靖微微一笑。這一點都不出乎他的預料,若觀眾沒有增加,那才是咄咄怪事。
今天的成就不算什么。如果明天永盛班的戲有更多的人來看,那才能算成功。
“你們一定要記住一件事。”蕭靖輕嘆道“我們捧永盛班,是因為它確實非常棒。”
這話說得不是很清楚,邵寧似懂非懂的一臉懵逼樣,董小雅卻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沒辦法,累到懶得開口說話的蕭靖只好詳細地解釋了一下,這次邵寧連連點頭,應該是理解了他的意思。
這就是為什么新聞報道一定要以事實為基礎。永盛班的戲真的很牛,就算你把他捧成一朵花,別人也會覺得理所當然。反之,如果這班子唱得像狗屎,你還在不遺余力地力捧,那砸的就不是永盛班的名聲,而是報紙自己的招牌和公信力了。
說完一番話的蕭靖比剛才精神了一點。滿心疑問的邵寧忍不住開口問道“話說,咱們的報紙為什么要白給人家看啊?辛辛苦苦地做出來,不是應該拿去賣錢么?”
和爹的賭約成了邵寧的一塊心病。為了蘇玉弦,他時時刻刻都惦記著那三千兩銀子;看到好不容易印出來的報紙就這么白白發出去了,說“他的心在滴血”都不夸張。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再養成閱讀報紙的習慣。”蕭靖無奈地道“我之前不是和你說過了么,只有前三期是免費贈閱的,你急什么?”
再說,哪家報社指望著靠賣報紙掙大錢?
根據蕭靖的調查,一份報紙最多可以賣到五文錢,這也是一般百姓的心理上限。除非是死忠粉或者急需相關信息的人,否則一旦報紙的價格超過這個數字,很多人便會放棄購買。
一千份報紙,每份五文錢。按瑞都市面上的價格,一兩銀子大概可以兌換一千三百到一千四百枚制錢;這么一算,賣報紙得來的五千文錢不過是三兩多銀子,十個抄書先生一天的薪酬加起來都要二兩呢,還沒算他們的伙食費。
換句話說,即便開始賣報紙,《鏡報》也只是在賠本賺吆喝。
這個道理,蕭靖都不敢和邵寧講,他怕話說到一半就會被那小子拍死。
當然,他也有擔心的事,比如人們的消費觀。一旦大家習慣了免費的報紙,還會有那么多人掏錢購買么?
從前世的消費習慣看,這個擔心也不無道理。畢竟,很多人會對先免費后收費的產品產生抵觸,在免費期過后便將之放棄。
不過,這個事也不必著急。對于眼下的《鏡報》來說,讀者“看不看”遠比“買不買”更重要。
只要越來越多的人能看到這份報紙并對報紙和新聞產生興趣,蕭靖才不管你是傳閱的還是抄錄的。先把讀者群體培養起來,其它的自然會水到渠成。
再說,誰的孩子誰知道。對于《鏡報》,他有著十足的自信。只要內容過硬,還怕沒有買家?
他的雄心壯志,可遠不止在街上賣賣報紙這么簡單!
“都別愣著了。”蕭靖笑道“早上我就說了,等我們仨發報紙回來,大家放假半天。這么難得的機會,你們還不去自由活動?”
雙眼放光的邵寧馬上就蠢蠢欲動地擺起了要奪門而去的姿勢。蕭靖一臉苦笑地望著他,嘆道“甭管干什么,千萬別玩瘋了,明天還有的忙呢。”
話音剛落,就不見了邵寧的人影。潘飛宇說了幾句沒營養的話,也訕笑著退出了堂屋。
蕭靖長吁了一口氣。派發報紙這活,真不是一般人干的。
他帶著四百份報紙,負責西城和南城。邵寧帶著四百份報紙,負責東城和北城。潘飛宇帶著二百份報紙,負責瑞都周圍的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