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作美,領養會當天是個陽光燦爛的好日子。
現場的人不少。幸好院子足夠大,擠一擠也坐得下。值得一提的是,還有那么七、八個操瑞都口音的人在東張西望,他們也是來看孩子的。
就在蕭靖的口信到達京城的第二天,鏡報在社會版的某個位置刊登了一則啟事報紙將與定和縣的慈幼局共同策劃一次領養會,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參加!當然,想要加入是有條件的
個人領養者必須有一個和睦的家庭,因為這樣才能給被領養的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他和家人必須家世清白、有一定經濟能力、無犯罪記錄;最重要的,是膝下無子女!之所以設置這么個門檻,主要是怕有人領了男孩回家就輕視自己的女兒,又或者領了女孩回家當童養媳來虐待。這年頭什么人都有,為了孩子的未來,還是應該小心些。
在申請者獲得資格前,鏡報的記者還會走訪他的家,親眼見證其家中的情況。同時,記者也會拜訪當地的鄉老,了解關于這家人的一切情況。只有完符合條件的人,才有資格參與領養會,報社會發給這類人一個憑證,當天要拿著憑證入場。沒有憑證又不是本地人……對不起,你就進不去了。
除了個人領養,蕭靖還分出了一種叫做“特別領養”的情況,它主要適用于那些并不是把孩子當兒女養的富戶。
在大瑞朝,有些富人會從慈幼局等地方選些聰明伶俐的孩子回家當奴仆養著,這也是成例。只是,更多的有錢人并不會這么做,他們會讓那些身為人力中介的牙人幫著找些有了工作經驗或一技之長又知根知底的半熟手,至于中介費用,誰還少那兩個小錢啊。
所以,雖然富戶也會領養孩子,但能接收的人數并不多。
況且,這些人不能給被遺棄的孩子們“家”的感覺。他們和小孩不過是一種各取所需的主仆關系,這不得不說是種遺憾。
但誰都無法否認,這也是一條合適的出路。之所以把這個群體也納入考查范圍,同樣是為孩子們考慮在社會領養不能消化所有可憐孩子的前提下,讓其中的一些小孩提前步入社會學些一技之長,也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報社要做的,就是調查這些有意領養的富人的背景信息,比如平時對下人好不好,是否曾經為惡之類的。只有合格的人,才能拿到入場的憑證。
有資格領養的人趕到定和縣還要四天。一來二去,實際上留給董小雅等人的時間只有一天多一點。于是,報社幾乎傾巢而出,能在短短的三十個小時里經過嚴格篩查定下那七、八個各方面都算合適的人選,已是極為不易了。
看到人差不多來齊了,蕭靖跳上了用木箱碼成的小臺子。
這是領養會,不是廣告招商會,兩者的區別在于前者要煽情,后者要忽悠。他臉上的笑容充滿溫情,在保證音量的同時盡可能柔和地道“歡迎大家來到慈幼局參加本次活動。自我介紹一下鄙人姓蕭,是鏡報的社長。多余的話我就不多說了,大家想必也知道咱們今天的主題……”
說著,他一揮手,身后的兩個年輕人連忙把手里的桿子戳進了事先準備好的位置。桿子的中央扯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六個大字給孩子一個家!
蕭靖若有所思地盯著橫幅看了一會,才把頭轉向了聽眾們。
“蕭某是家里的獨子。從小,就享受著千般呵護、萬般寵愛。爹、娘、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有的人都把我當做掌心里的寶,讓我度過了幸福快樂的童年,又順利健康地長大成人。
有人說,這樣的孩子懦弱、嬌氣、自私。我不知道那時的自己是怎樣的,但我清楚,家人也有同樣的顧慮,所以他們在我剛剛成年的時候,就把我丟進了風雨里,讓我靠自身的力量獨立生存在和他們天涯遠隔的地方。
幸運的是,蕭某成功了。借由自己的努力,我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