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戰(zhàn)到子時,邵寧才磨磨唧唧地把東西寫完。
幸好有先見之明的蕭靖早就派人知會了邵員外“邵寧今天晚上就住在報社了!”
邵員外是否真的如他所說“視蕭靖如子侄”?不好說。不過,他很信任蕭靖卻是真的若是邵寧到別處花天酒地徹夜不歸,他一定會大發(fā)雷霆;這次蕭靖捎話,他就只說了一聲“知道了”,便放心地把寶貝兒子丟在了報社,而絲毫不懷疑這是兩人串謀的。
第二天一早,蕭靖花了一個時辰改了邵寧和潘飛宇的幾篇稿子,又用一個時辰排好了版面。是騾子是馬,就等明天的招商會了!
翌日。
有了上次的經(jīng)驗教訓,這次的會議組織起來也格外順暢。為了防止堵塞道路,小潘同學當起了協(xié)警
“王掌柜,麻煩您讓趕車的再往前走走。對,往那邊走一里地還有一片空場,可以把車先停在那里,招商會快結(jié)束的時候,在下會通知車夫把車趕回來的……”
“謝員外,您可別把車停在這里,上次開會那會大車把路堵上,就有人罵蕭社長。您也知道,蕭哥他臉皮薄……”
邵寧依舊在做接待,秦子芊則去采購,董小雅負責招商會的現(xiàn)場布置。
與上次不同的是,有幾位商人剛到會場便是一副春風滿面的模樣跟他們關(guān)系好的人,會笑著上去說聲恭喜;而跟他們關(guān)系不好的,就只能翻著白眼或者艷羨地望著他們了。
這一切,都要歸結(jié)到今天早晨的鏡報上。
此前的鏡報,一共有頭版、社會與法版、娛樂版、實用信息版共四版。加上邵家獨占的整版廣告還有那張“廣告專版”,整份報紙一共有六版。
而今天,讀者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鏡報變成了七版!
“……潯江樓的這道板鴨香氣怡人。只是輕輕嗅一嗅它的香味,人們就會食指大動;送入口中一嚼,酥軟的肉便在嘴里慢慢化開,那細膩的鴨肉溫柔地撫弄著口腔,為人帶來了絲般的爽滑。很快,留香的就不僅僅是你的唇齒了。那香氣會直沁你的心脾,留下足夠讓你靜靜品味許久的美味。這時,惱恨‘為何手邊無酒’的你會忍不住高喊一聲店家,上酒!”
鏡報新增的一版是美食版,而這是刊載在美食版上的一條消息。
版面上一共八條消息。其中四條,介紹了美食記者試吃的四個菜色,這四個菜分別來自四家不同的酒樓;剩下的四條,記述的都是一些來自茶飯店、小攤子甚至挑擔小販的美食。
每個人的口味都不同。但是,美食版上報道的食物各具特色,其中總有一款會勾起讀者的饞蟲,讓他們看了以后垂涎欲滴,繼而忍不住跑去大快朵頤。
邵寧和潘飛宇在每家酒店吃了三個菜,并為每個菜寫了一篇稿子。報紙上才登了其中一個,是因為寫好的稿件在撰寫、描述、吸引力等方面有所差別,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總編輯需要優(yōu)中選優(yōu);另外,蕭靖不想把三份稿子綜合到一起,那樣會過分突出酒樓這一要素,結(jié)果把軟廣變成了店家的硬廣,那就達不到美食版想要的效果了。
招商會還沒開始,就又有人上來套近乎。蕭靖左右支絀地應(yīng)付了好久,才算熬到了開場。
站到臺上的一刻,蕭靖特意掃了一眼人群。嗯,比上次還要多些,京城的商界名流差不多都派人過來了。呵呵,怎么韓先生自己過來了,他的東家為啥沒出現(xiàn)?
蕭靖忽然想到了某天晚上他接待的那位客人說的話“這個‘韓先生’的東家姓蔡。蔡家做的東西很雜,在西南還有玉石生意,所以他經(jīng)常不在京里。發(fā)家的時候,蔡家的手段就不太光彩,也得罪了不少人。近兩年他已低調(diào)了很多,不知為什么,這次又冒出頭來了。現(xiàn)在,京城商圈的幾家大戶都在給鏡報撐腰,有些‘耳聰目明’的已經(jīng)查到了他那里,量他也不敢再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