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眼望去,目光所及之處全是尸體,還有一灘灘早已變成暗紅色的血跡。為了避免疫病發生,本來應該將這些尸體第一時間處理掉的,可現在連這種事情都顧不上了。
北胡人已經猛攻了兩天。他們不分晝夜、不計代價地攻城,若不是城上的眾人憑著一腔血氣勉力支撐,這會蕭靖等人早已身首異處了。
不幸中的萬幸可能是因為攻城器匱乏、會攀城強攻的人手相對較少,也可能是因為不想過多折損帳下的精銳,又或者是托大的陸沖只想像貓戲老鼠似的和對手多玩一會——總之,胡人雖然圍住了興陽縣城的四門,但猛攻的自始至終只有蕭靖所在的城門。
可即便如此,防守壓力仍然讓人透不過氣來。過去的兩天,蕭靖總共只睡了不到兩個時辰,就這點時間還是聽著金鐵交鳴聲勉強入睡的。
這樣下去,縣城還能守多久?
nt
心中沒有把握的蕭靖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守軍的傷亡達到了十之二三,但士氣卻空前高漲。所有此前心存幻想的人都拋卻了不切實際的想法,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城在人在、城破人亡”絕不是一句虛言。
慘烈的戰斗與親人的鮮血會喚醒每一個人。
所以,身強體健的壯年人倒下了,他們滿頭華發的父母就會拿起武器頂上位置;家里的男人戰死了,還沒擦干眼淚的妻子會穿著孝服緊咬著牙關向城下拋石頭、潑灑金汁……
無數原本老實巴交、不知戰爭為何物的普通百姓在一夜之間成長為了戰場上的老兵,懂得了如何按部就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他們再不會因為聽到胡人的鼓聲而驚懼,更不會在敵人攻城時表現慌亂,從而給人可趁之機。
或許還能守三天,或許還能守十天,也可能今夜城就破了,每個人都看不到明天清晨的太陽……
蕭靖真的不知道結果會如何。
他能做的,只有在戰斗之余奮筆疾書,寫下所有可歌可泣的故事。
如果僥幸生還,這些文字一定會變成最振奮人心的報道!
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