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風塵仆仆、飽經滄桑的男人。
看到他的一瞬,婦人忽然愣住了。
下一刻,她拼盡全力沖過去,一頭抱住男人放聲大哭。
他的丈夫到底還是回來了!
然后觀眾才從斷斷續續的對話中得知,女子的夫君并未陣亡,之前的消息只是送信人誤傳死訊。
直到醒來的老嫗蹣跚著走出門來大喊了一聲“我的兒”、這一家人最終團圓,舞臺的大幕才徐徐落下。
臺下的觀眾仍在回味這結局,久久不能自拔。
“這家人能團圓真是太好了。不怕人笑話,我一個七尺漢子都掉眼淚了。”
“結局是不錯,不過……我怎么覺得有點像這婦人發癔癥了,后來的團圓只是她想象的呢?”
“我覺得沒那么簡單。沒準臺上的人就等著我們喊呢?我們要是什么都不說,婦人的丈夫應該就回不來了……”
臺下的一片嗡嗡聲讓蕭靖很是滿意。
演出就是要有話題性,如果只是讓人看看就過去了,那和隨便找個地方就搭臺唱戲的草臺班子有什么區別?
設置了轉折、設置了互動環節,不就是想讓這些觀眾更加入戲嗎?
不多時,主持人又一次來到了臺上。
這年頭并沒有擴音設備,這倆人不得不聲嘶力竭地喊著自己的串詞以讓更多人聽到。
雖然聲音已有些嘶啞了,但他們的精神仍然很飽滿,喊出來的話語亦是鏗鏘有力
“據粗略統計,在大瑞有兩萬多個這樣的家庭。許多人為了我們平靜的生活獻出了生命,所以我們也決定為他們的家人做些什么。
本場演出的收入將全部捐給犧牲者的家庭……現場不接受臺下觀眾捐款,如果有人要捐款,可以三日后送到送到浦化鎮,瑞都娛樂信報會將捐款統一登記造冊、轉交朝廷進行發放……”
后面這句是蕭靖特意教給主持人的。觀眾的熱情總要有個出口,但他怕銅錢像雨點一樣拋上臺來傷了人,也怕一些不怎么富有的人在沖動之下捐出大筆錢財,所以才設定了這樣的條件。
隨著演出的繼續進行,蕭靖的心中也越來越有底了。
他最想達到的目標,已經慢慢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