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
陸非猛地轉過臉看向發出聲音的雷阿倫,雷阿倫不知為何這時站到了麥克米蘭的身旁。
“教練,我覺得或許可以讓陸非多攻一攻。”雷阿倫說道。
麥克米蘭和陸非同時怔了怔。
陸非怔住是因為雖然從馬刺那場比賽之后,他已經獲得了出手權,但是一來由于球隊之前戰績不錯,其他球員出手也能贏球,二來球隊的老大依然是雷阿倫,陸非也并沒有做出喧賓奪主的行為,他只是默默的組織好球隊的進攻,更多的在防守端為球隊幫助,一切以贏球為最終目的。
所以大家都習慣了陸非此時在球隊的打法,甚至連陸非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習慣了這種打法,當最近幾次輸球大家都在分析原因的時候,所有人第一想到的是從數據上去分析,得到的結論是球隊內線攻防兩端的孱弱被對手針對之后輸球的概率會大幅上升。
沒人會去想問題是否是出在了外線?
麥克米蘭眉頭微皺,問道“說說你的想法?”
雷阿倫點點頭,說道“其實我也是最近看了華盛頓大學的比賽才想到這個問題,最近華盛頓大學ncaa的賽程也遭遇了連敗,他們同樣有著一名出色的組織后衛,就是那個叫克里斯保羅的小家伙,但是球隊卻輸了幾場球,我反復看了華盛頓大學去年的比賽錄像,今年的華盛頓大學和去年相比,缺少的正是陸非的進攻,我想我們和華盛頓大學遇上了同樣的問題。”
“陸非的進攻?”麥克米蘭眼角一跳“可是在華盛頓大學陸非打的是得分后衛……”
“不,其實陸非在華盛頓大學打的就是組織后衛,攻擊型的組織后衛。”雷阿倫反駁道“我們內線進攻的乏力其實說白了,還是我們外線給對手的沖擊不夠,我的想法是讓內線拉出空間,給陸非留出足夠的空間沖擊籃下,對方收縮防守,外線射手做好準備,對方不收縮,我想咱們就可以嘗試讓陸非攻一攻。”
陸非嘆了口氣,雷阿倫提到華盛頓大學輸球的時候,他就一下子全都明白了,有時候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他甚至沒有雷阿倫看的明白。
內線的進攻和外線的進攻是相輔相成的。
當內線進攻乏力的時候,其實不完全是內線的問題,還有可能是外線出了毛病。
陸非的腦海里不由想起了后衛和中鋒的關系。
后衛的崛起起源于中鋒,而中鋒時代的也依附于后衛。
nba在0賽季正式引入三分球機制,但是對于后衛的地位提升毫無作用,后衛在那時的觀感就如同十多年后對中鋒的觀感一樣,毫無存在感可言。
當時所積累下來的戰術以及競爭中的主導理念都沒有后衛的一席之地。
教練的想法是“越靠近籃筐得分效率越高。”
頂級球員的想法是“我能正面碾壓防守,為何要讓后衛站的那么遠去投籃,還不一定能夠投的進。”
即便是喬丹作為后衛球員拿了總冠軍,依靠的依舊是碾壓到靠近籃筐位置的投籃。
所以一直到賽季開始,大夢奧拉朱旺帶隊拿了兩屆總冠軍,也就是在那段時間里,后衛在外線的出手尤其是在三分線外的出手次數從場均0次提高到了0次以上。
而那段時間也就是“四大中鋒”翻江倒海攪弄風云的鼎盛時期。
而中鋒單打潮流的涌起,直接帶動了后衛在外線得分的機會。
究其原因,很簡單,內線球員的單打需要空間。
包夾就沒有空間單打不了。
像喬丹那種面對包夾依舊能夠后仰出手,等到對手落地他才在空中怡然自得出手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
內線被包夾的越緊,外線就越放松,后衛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當守方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