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度是75萬,速度178公里每秒,外界壓力92帕,還在逐漸升高。”牛頓號上的智腦上顯示出飛行的實時數據,蘇青羽一字一句念道。
考察船與行星表面白半球的距離在逐漸縮短,由于只有很稀薄的大氣層,因此,由摩擦產生的那點熱度,幾乎連“牛頓號”上的磁力護罩都沒有必要開啟。
在1小時前發射的“引力波”發聲器,已經被諸葛云順利推入到預定低空軌道了。現在正以緩慢的速度環繞這顆小行星飛行,如果不出差錯的話,從這一刻起,其穩定環繞該行星運行,將持續到大概600年后。
裝載了諸葛云、蘇青羽、齊麟3人的小型駁船的船體,正以越來越慢的速度,環繞白半球盤旋下降,撞向行星表面。
“咦?”齊麟看了一眼光屏上的數據,開始疑惑起來。ii
“怎么了?”
蘇青羽也沒回頭,輕輕問了一句。
齊麟半天沒答,眼睛一直看著光屏上光屏上數據的變化。
“喂!我們之前在‘太平洋號’上得知,探測到的這顆星體的表面溫度是一千多度,對吧?”
“是啊,有什么問題嗎?”諸葛云扭過頭,看向齊麟這邊。
“可是,在這個高度上重新探測,我看到溫度在下降啊!”
“下降?現在探測溫度是多少?”蘇青羽問道,一邊說著一邊放下手中的礦產收集數據,轉過身來。
“定向掃描了大概7萬平方公里的行星著陸點,你們看,平均溫度只有330度。”
齊麟認真地說著,伸手指著光屏右下角不斷落下的數據。ii
光屏上的各種數據在急劇變化著。的而且確,之前看到的炙熱景象不見了,溫度在隨著下降的高度而變低。
整個行星的表面的顏色似乎也在變化,紅色的砂質土壤和黃色的沙丘在慢慢變為綠色和藍色,星空的顏色也由深藍發黑變得湛藍了。讓景象讓3人都聯想到了另一個行星,人類的母星——地球。
這怎么可能啊?
一個連穩定大氣層都未曾生成的小行星,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
“現在行星表面溫度是多少?”諸葛云在看了一眼舷窗外的真實景色后問道。
“溫度260度左右,高度29萬米,預計還有14分鐘可以著陸了。”
“等等,設定程序不是著陸吧?”蘇青羽有些意外。ii
“嗯,咱們本來是要在高度30005000米的地方巡航的,但是現在智腦自動做了修改、并重新建議,調整為可以在行星表面降落。”齊麟看了看20多分鐘前的數據。
“哦,我還以為是被你手動更改了呢。”
“呵——怎么可能,我可不想下去變成燒烤,火山熔巖邊上的烤雞!”
齊麟盯著數據,腦子里卻在想著,這顆古怪的行星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溫度在不同高度上測量,變化卻這么大?
“不對,不對,這不可能!”
蘇青羽看到諸葛云站在舷窗旁,不住地搖頭,口中還在喃喃自語。
“什么不對不可能?”她由此而詫異道,剛才就覺得諸葛云的樣子有點奇怪。ii
“不對,完全搞錯了!這不是真的。”
就在幾分鐘以前,他的腦中感受到了一股思維在刺激著他。
那是無比精準的思念波,只作用于他一個人的大腦。
這顆行星上有東西存在著,與他之前在艦長室那會看到的情形完全一樣。那是無數古怪生物在忙碌的圖景,但絕對不是現在這個時代。那時,這顆小行星還是充滿綠色的,不是現在這個紅色荒漠的樣子。
但是,就在剛才,他望向舷窗外時,看到的綠色、藍色越來越多。那是植物的顏色嗎?藍色的是海洋,還是別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