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得知四嬸想給姜煙介紹對象,并沒有什么意見,首先他們家里三個人都需要守孝三年,這三年間自然不會有什么動作,等出了孝期誰知道又會是什么光景。
漫山遍野的麥子,終于在眾人齊心協力下割完,而村中的麥場卻變得擁堵起來,壓的平整緊實的麥場上,剛收割回來的麥子被打著旋鋪設在上面,一個很大的石轱轆碾子,前面一頭老黃牛哼哧哼哧的拉著,一圈又一圈好似不知疲倦。
如今這年頭還沒有脫粒機,麥子都是人工脫粒,純靠著石碾子碾壓脫粒,這邊具體什么時候開始機械收割,姜瑜不清楚,穿到這里來,真的是睜眼瞎,什么都不知道。
她問過姜煙,麥收要持續多長時間,直接被告知差不多要一個月,姜瑜差點沒崩潰了。
這就是說小麥還沒有入庫,緊跟著就要進入忙碌的種植時節,部閑下來,估計也要等到快中秋,而后休息不了多久,會再次進入秋收時節。
公社制度下,冬天也不會讓你在家里老婆孩子熱炕頭,還得上工去給土地翻新,迎接明年的春耕。
而且這個年代可不興用除草劑,至于有沒有她都不清楚,卻知道公社經常會組織村民去地里拔草,她難以想象以后的日子。
趁著一個陰天,姜煙終于得到一日空閑,說是要帶著他們倆去集市上轉轉。
姜瑜興奮的期待著,來到這里快十天了,整日里就是待在家里,她真的要悶壞了,現在能出門走走,看看農村的集市,掛念著一晚上沒睡好。
次日一大早,姐弟三人就拎著兩個布包出門了。
走到村口的時候,看到姜秀秀在那邊沖著姜瑜打招呼,然后小跑過來。
“是去趕集吧?”
“你也去?”姜瑜問道。
“去,我媽回家換衣裳去了,馬上就來,姜煙姐等會兒吧,咱一起。”
“行,反正也不著急。”
不一會兒,趙彩花走過來,看到他們仨,熱情的打招呼。
“大妮去買啥?麥收這么些天,可累壞了吧?”
“都習慣了,也沒覺得多累……”
兩人走在前面,姜瑜領著姜川和姜秀秀走在后面。
這一路上趕集的很人多,越是臨近集市就越是擁堵,不比春運好多少,從集市入口一直到里面,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一片,鬧哄哄的。
姜瑜緊緊攥住姜川的手,免得被人群給沖散,跟在大姐身邊,順著一邊的攤位慢慢的往里走。
這個集市位于平壩村,面積瞧著很大,占據著兩條十字交叉的土路,土路寬約七八米,兩邊都是攤位,中間這么寬的路,幾乎都連下腳的位置都沒有。
一行人沒有在外面停留,順著人群中的空隙鉆到了集市中間的十字路口,到了這里才算是寬松一些。
她第一次體驗這種農村集市生活,眼神目不暇接的看著周圍,集市上的產品種類有限,很多都是帶著自家做的東西來售賣,有雞鴨蛋類,有手工編織的柳條筐,有自家做的鞋子等等,當然這個時節正是杏子成熟的時候,姜煙買了兩斤杏子,價格便宜到讓人瞠目,很多的東西價格都低到了幾分幾分錢。
“二妮,小川,給你們吃冰棍。”趙彩花遞給姐弟倆一人一根冰棍,五分錢一根,用一張紙包著,上面就寫著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冰棍”,再無其他。
姐弟倆道了謝,跟著繼續往另一端走。
姜瑜并不太喜歡甜食,可曾經和同事友人不時的出入咖啡甜品店,吃過很多甜點,也品嘗過眾多種類的冰淇淋,國內國外的都囊括在內。
手中的這跟冰棍,就算是論情懷在里面,也只是再尋常不過,可還是覺得味道妙不可言。
她平時喜歡素食簡餐,畢竟忙碌的工作并不會給她預留出健身的時間,可來到這里才短短幾天,她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