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時間大概在一個月左右,如今電腦在國內并未大面積的普及,因此很多方面略有欠缺,不過開學時間在三月初,兩個月的時間足夠了。
“小魚,你覺得我真能考上啊?”姜煙這幾日始終懸著一顆心。
姜瑜都不知道該和她怎么說了,雖說明白她的心情,可每天都要問一遍,著實讓人哭笑不得。
“大姐你上了大學,想學什么?”
姜煙想了想,道“我也不知道,大學能學什么呢?”
“很多,你能想到的,幾乎都能學到。”
“那我不如去學護士吧,我看人家穿著白大褂可好看了。”
姜瑜了然,“這個挺不錯的,不過護士的工作并不輕松,甚至還有可能面對醫鬧困擾,安系數不高。”
“其實我想學醫的,以后還能做個醫生,不過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多少,恐怕學不來,就想著學個護士也不錯。”
聽她這么說,姜瑜并沒有反對,想學才能學好,既然現在有想法,也總比去讀沒有興趣的專業要來的舒心。
“既然姐你想學,那到時候看看,分數夠的話就去。”她把手里剪裁好的布頭遞給姜煙,“其實想想也挺好的,賀大哥是警察,你學護理,天造地設。”
姜煙的臉一下子紅了,嬌嗔的瞪了妹妹一眼,“八字還沒一撇呢,你別亂說,讓人聽見不好。”
“又沒外人。”還真是容易臉紅啊,話說望著姜煙臉紅的小模樣,真想再繼續調戲幾句。
礙于她的面皮薄,姜瑜沒有太放肆。
幾日后,公社里突然散開一道消息,說是上面有了指示,下鄉的知青即將可以憑借自己意愿回城。
這消息已經散播,各個公社不少嫁娶知青的人家都開始擔憂起來。
比起留在農村,自然是回城更加的具有誘惑力,再說他們本身就不是本地人,即便是在這里結婚生子,也始終惦記著城里的繁華。
若是臨走的時候帶上丈夫妻子的這還好說,單獨離開的話,這個家不就散了嗎?
河西公社的知青家庭也面臨著這種情況,甚至有的人家里已經開始防備起來了,就怕自己的兒子跑了媳婦,女兒沒了丈夫。
姜瑜對這種情況無能為力,當然也從未想過插手其中,她還真的沒那么喜歡多管閑事。
這本身就是人家自己家里的事情,是走是留,看個人意愿,同床共枕的人都留不住,她算什么。
可姜瑜不插手,卻并不代表女主能忍住,找存在感的事情,蘇音音怎么可能放過。
一時間,知青所那里變得比起平時更加的熱鬧,一些在公社里結婚的知青紛紛往知青所里跑,窸窸窣窣湊在一起說著悄悄話。
“這一下子亂了套了。”姜煙從外面回來,心情感慨的和妹妹說道。
“你去翠仙姐家,她怎么說的?”姜瑜其實也挺好奇。
姜翠仙是他們家隔了好幾房的堂姐,已經沒有什么血緣關系了,不過都是一個老祖宗,說到底還是自家人。
她在六年前嫁給了公社知青,兩人婚后不到三年生下了一對龍鳳胎,夫妻倆的感情一直都很不錯。
姜翠仙也是個手腳勤快的,家里家外都不含糊,知青丈夫瞧著也是個溫和有禮的人,和岳家相處的自來融洽,不知道這件事會不會對他們夫妻倆造成什么影響。
“我去的時候,云聰哥也在家里和叔嬸說回城的事兒,聽他的意思,就算是回城,也會帶上翠仙姐和倆孩子的。”畢竟是雙胞胎中的龍鳳胎,可是很稀罕的,陸云聰也很難放得下。
兩個孩子都被陸云聰教導的很好,乖巧懂事,親父子,怎么能輕易舍下。
“這樣的話,云聰哥倒不愧是一個大男人了,有擔當。”姜瑜對陸云聰的這個做法很滿意。
原著中說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