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不知道按臺要來青州?”
三人齊齊轉頭看去,只見一個身披紅色披風,著一身銀色繡團花緞面長袍的少年問過來。
貧窮如崔稚,還沒見過誰穿過這么好的衣裳,就連安丘的有錢人郝修和陶平,平日里穿的也不如這少年,但看衣裳面料、做工繡花、上身效果,那就不一樣。
崔稚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把少年從頭到尾看了一遍,最后才落到了他臉上。
少年不過十一二雖歲的模樣,面白如面團,鼻梁雖挺,但臉蛋還有嬰兒肥,偏他背著手一臉認真,儼然一個裝大人的小孩。
崔稚先聽了那話,不免擔心被人拆穿了,這下再看是個小少年,沒當回事,直接道“按臺到了哪里,難道還跟你提前說一聲?”
少年被她說得一愣,而后打量起崔稚和段萬來,“你們二人哪個縣的,怎么就知曉按臺要來青州了?”
他連著兩問,把方才崔稚和段萬好不容易,給陶平創造出來緊張氣氛,攪得一干二凈。陶平疑惑地看著兩人,“你們兩個哪個縣的?說得是不是真的?”
崔稚想踢這個錦衣少年一腳,但是不能,她示意段萬,段萬客氣地問錦衣少年,“足下又是哪里人?緣何就確定按臺不來青州?”
少年可不似他們二人一樣,不肯說出來歷,直接道“我乃益都孟氏人也,現今的山東巡按正是我義父,十日前,義父還在濟南府考教我的學問,怎么會突然來巡青州?”
這話一出,崔稚和段萬都有點蒙圈。
出門沒看黃歷吧?怎么還能遇見巡按的干兒子呢?
陶平卻是大喜,他從這少年的話里,將少年的身份理了出來,“可是孟家六爺?我表兄姓鄔,行三,在下陶平?!?
好家伙,這還攀上關系了!崔稚和段萬相互對了個糟心的眼神。
那孟六叫做孟中亭,崔稚和段萬也是知道的,正好就是益都縣的案首,本次府試案首呼聲最高的候選人。
孟中亭出身青州大族孟氏,孟氏也是詩書傳世的世家大族,前后出過八位進士,但和鄔氏不同的是,孟氏如今在朝中炙手可熱。
當家人長房長子任大理寺少卿,致仕的二房老太爺曾與當今皇上在未繼位之前,有過相當多的交集,皇上登極之后,二房老太爺平步青云,官至禮部尚書。只可惜他身有頑疾,力不從心,未及入閣便致仕回了青州老家頤養天年。
二老太爺致仕,長房長子孟家大老爺便直接提到了大理寺少卿的位置上,大理寺卿今歲已經上書乞骸骨,想來長房大老爺距離九卿,只有一步之遙了。
孟中亭出自長房小二房,父親目前是泰州知州,和現今山東巡按御史張盼波是同科進士。兩人會試之前結識。張盼波家中貧寒,多虧孟中亭父親孟月和支助,兩人結為好友,又同年中了進士。
張盼波高中二甲,孟月和雖是三甲,但考了許多年,也算滿足了。兩人離京前結拜為義兄義弟,孟中亭和親兄自然皆拜張盼波為義父,兩家正是地地道道的通家之好。
前些日,張盼波偶感風寒,回濟南養病,孟中亭前往濟南探望。十日之前張盼波還抱恙,區區十天,怎么會突然要往青州來巡查呢?
崔稚和段萬哪里知道這些,更想不到這么不巧,在此撞上了巡按的干兒子。
但是戲唱了一半,不能垮了臺。
崔稚示意段萬穩住,見孟中亭和陶平相互認了身份,陶平問及孟中亭關于張盼波巡查青州一事,孟中亭道“義父近日在濟南休養,怎會特特往青州跑一趟?便是要來,我估摸著也要下半年了?!?
孟中亭認真推測,陶平聽得心下一松。
巡按要來青州都要下半年了,便是聽說自家姐夫的事,眼下幾個月的工夫,也足夠姐夫把事情打點好了。況且他現在結識了孟家六爺,也算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