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軍穆特恩和即將去廣西上任的廣西提督向榮,最終還是沒有跑,因為不戰而退,那么他們回到北方,那可是掉腦袋的大罪啊!
“京城八百里加急!皇上駕崩了!”有快馬自北方來,向廣州通報了這個消息。
“皇上駕崩了!”廣州城的大清官員們痛哭流涕,如喪考妣。在白云山遭到了失敗的八旗新軍的士氣更是降低到了極點。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原本打算死守廣州城的穆特恩和向榮又改變了主意。
“大人,皇上駕崩了,旗人士氣低落,這廣州城根本就守不住啊!我們還是想個辦法吧,既能帶著旗人安離開,回去之后又不會被新皇上治罪。”向榮提議道。
穆特恩思索了片刻,終于想到一個好辦法“有辦法了!我們帶著八旗新軍出城作戰,也給城內旗人爭取到收拾行李的時間!若是我們敗了,立即回城讓旗人趕緊逃離廣州!那樣我們回到京城,新皇上也不會降罪我們,畢竟我們努力奮戰過了,只是打不過,而且旗人也都帶走了。若能僥幸獲勝,那是最好不過的。”
向榮點了點頭“大人果然好計!”
至于僥幸獲勝這個可能性,向榮認為幾乎就不可能,因為海寇賊軍可是有三萬人馬啊!部是洋槍洋炮的三萬大軍!那比當年英夷的兩萬人還多!江面上,還有大批海寇的巨型戰艦,若是死守廣州城,江面的艦炮就能把廣州滿城都夷為平地!
“出城作戰,否則海寇艦炮太兇猛了!”穆特恩果斷的說道。
江面上那些大大小小的西洋戰艦,讓清軍感覺恐懼,光光是看到洞開的炮門就知道,若是那些巨艦齊射的話,火力是何等的兇猛!
所以說,出城作戰,只要選擇遠離江邊的地方作為戰場,避開海寇的艦炮,那么損失會小很多。但想要打得過對手,向榮想都不敢想,畢竟海寇有三萬洋槍洋炮隊,而八旗新軍只有四千多洋槍洋炮隊。
本來廣州八旗新軍有五千人的,在白云山的時候,折損了七八百人。
最終,穆特恩決定,在廣州城東,距離珠江邊五里外的東圃圩一帶作為戰場,迎擊海寇入侵。四千多八旗新軍出征,綠營兵肯定也要去的。
趁著華夏軍還在廣州城外圍接管小縣城,穩定周圍局勢的時機,穆特恩率領四千多八旗新軍和東拼西湊起來的六千綠營軍,抵達東圃圩。清軍抵達之后,穆特恩根據白云山亂賊阻攔八旗新軍的辦法,下令修筑工事,企圖以戰壕戰阻攔華夏軍的進攻。
清軍設置的防御工事,已經有些類似于真實歷史上一戰時期的戰壕戰了,沒有鐵絲網,就在陣地外圍設置了木樁、鹿砦和拒馬,拉起了一圈圈木柵欄,沒有,就在地面插滿了削尖的竹釘。外圍防御設施的后面,是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壕溝,壕溝和壕溝之間,還布置了一些封閉式的炮壘,把火炮放在炮壘內,炮壘和炮壘都布置在側翼,可以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
1851年3月5日,陳新元帶著大軍,抵達清軍陣地外圍。他拿起望遠鏡觀察清軍陣地,發現短短的幾日之內,清軍居然在這座小村子周圍布置了如此強大的防御工事,清軍的防御陣地依托小村子構筑,村子內的村民們早就被趕走了。
這時候的八旗軍還不至于會去屠殺村民,畢竟已經是自己的國民了,而湘軍就不同了,因為湘軍需要通過劫掠來提高他們的士氣。
壕溝前面放上木柵欄,就有些像鐵絲網陣型了。壕溝內,密密麻麻都是綠營軍的鳥銃兵和抬槍兵,后面還有土炮。手持線膛槍的八旗新軍在第二道戰壕中,兩翼的堡壘中布置了八旗新軍的洋炮。
雖然清軍的現代化防御陣地看起來很嚇人,但是陳新元卻一點不擔心,因為他手中有兩件威力巨大的武器和!
天色黑了下來,清軍陣地上閃爍著一點點的火光。不用說也知道,那是綠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