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自行車拉著載人風箏,自行車上的三名身強力壯的工人用盡身力氣,拼命的踩著自行車,使得自行車的速度達到了25公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以這樣的速度騎自行車,還要牽引大型載人風箏,三人都累得滿頭大汗。
大約騎行了1200米之后,三個人都沒力氣了,自行車的速度減慢下來。
畢竟載人風箏的重量比風箏大得多,不可能完依賴風力飛行,在自行車慢下來之后,載人風箏也緩緩降低高度,在空中滑行了一段距離,載人風箏即將落地。
操縱載人風箏的弗拉克伸出腳,輕輕接觸地面,連續蹬了幾下地面,風箏速度又略微提升一點,使得風箏可以緩緩落地,不至于讓自己在接觸地面的時候傷到了腳。過了一會兒,弗拉克踩在地面,風箏也隨之停了下來。
“不錯啊,我們的載人風箏,飛出了一千二百米!”大型載人風箏的設計師奧托·李林塔爾走上來道。
親自前來觀摩載人風箏飛行的俾斯麥走上來,笑著道“這是我們走出成功的第一步啊!若是發動機的功率可以提高的話,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的汽油動力飛機就能升空了。”
奧托·李林塔爾說了句“其實在空氣動力學方面,我們已經落后了!早在二十年前,英國人,七十五歲高齡的喬治·凱利就已經造出了載人飛行器了。在他八十歲高齡的時候,還駕駛滑翔機升空。”
事實上,英國航空先驅喬治·凱利早在1807年的時候,就制造出一架無人飛機,以火藥味燃料的火箭作為動力,讓無人飛機飛上天空。之后他又經過多年的研究,終于造出了載人滑翔機。
而且喬治·凱利一直在致力于如何能讓發動機來驅動滑翔機飛行,使得滑翔機變成真正的飛機,只是內燃機還未發明,蒸汽機的重量太重,根本不可能支撐飛機升空,而以火藥為燃料的火箭,速度太快,持續時間太短,造出來的滑翔機不能載人,而且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也非常短暫,根本就無法投入實用之中。
直到喬治·凱利在十年前去世的時候,還沒有一種能夠用于航空的發動機誕生。
雖然在十年前,已經有了燒瓦斯的內燃機了,可是瓦斯發動機功率太小,而且煤氣罐重量太大,也不適合當成航空發動機。! abc小說網 !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而現在,戴姆勒、本茨和奧托三人聯手研制的汽油機,在這個時代,無疑是最適合充當航空動力的發動機。
但是想要把載人的滑翔機變成真正有動力的飛機,還需要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英國人喬治·凱利經過幾十年研究,造出的滑翔機,在結構方面,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合理的設計,可是喬治·凱利的設計圖,卻珍藏在大英皇家科學院里面,只要按照喬治·凱利的設計圖造出一架滑
翔機,再安裝上機器,就是一架飛機了!可是德國人根本就不可能從英國人手里獲得這種設計圖。
喬治·凱利的設計圖十分詳細,在機身結構上面,各個部位使用什么材料制造,發動機的安裝位置,發動機的重量和功率都有數據寫出來,而且機翼圖上面,標注出了各種作用力的說明。他為了研究飛機,還專門研究了魚類外形,造出流線型結構的模型。
“看樣子,我得親自跑一趟萊茵公司總部了。”陳新元接到了萊茵公司和普魯士方面發來的電報之后,決定再跑一趟普魯士。
當年西伯利亞鐵路還未通車,無法直接乘坐火車去歐洲,而坐船的話實在太慢了,又不安,因此陳新元決定,乘坐飛艇去普魯士。
隨后總部就給還在大西洋的艦隊發去了一封電報,要奮進號飛艇返回蘭芳。
奮進號飛艇接到了命令,立即停泊在鄭和號航空母艦上,加滿了燃油,把所有武器部拆下來了,連機槍都拆除了,飛艇機組人員只留下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