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機,不斷的把英法聯軍那些龐大笨重的轟炸機一架接一架打得冒起滾滾濃煙,從空中栽了下去。
德軍戰斗機群驅散了英法聯軍的轟炸機之后,就返回機場了。
地面的激戰仍然在繼續進行之中,英法聯軍猛烈的炮火連續轟擊德軍地面工事。而德軍也調動了列車炮重型榴彈炮和重型加農炮等重炮,向英法聯軍的炮兵陣地發起了猛烈的反擊。
空中,德軍驅趕了英法聯軍的戰斗機群,德軍的偵察機可以肆無忌憚的在空中偵察英法聯軍的炮兵陣地,把發現的英法聯軍炮兵陣地位置向自己的指揮部匯報。緊接著,德國饒重炮就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一排排炮彈下冰雹一樣,向英法聯軍的炮兵陣地呼嘯而去。
在偵察機的指揮之下,炮彈準確的落在了英法聯軍的炮兵陣地上,炸得英法聯軍的大火炮東倒西歪。
英法聯軍失去了空中優勢,就難以發現德軍炮兵陣地的位置,于是他們只能利用炮兵觀察哨,對德軍的彈道進行了計算,再開炮發起反擊,去摧毀德軍的重型炮兵陣地。不過他們這樣效率明顯低了很多,在雙方的炮戰中明顯吃了大虧。
雖然德國人獲得了制空權,可是在這個年代的飛機,主要還是以偵察和空戰為主,因為飛機的速度很慢,飛得又低,所以很少有人用飛機在戰場上向對手的工事戰壕發起轟炸和攻擊,那樣很容易被擊落。
不過德國人一種新式的飛機已經出現在了戰場上,那就是對地攻擊機。和魚雷攻擊機不同的是,對地攻擊機主要是以機關炮和火箭彈為主,是在對手的高射炮射程之外發射火
箭彈,或是沖破對手火網,以機關炮和機槍壓制對手高射炮。
那就是容克ji型攻擊機,在這個飛機的蒙皮主要是木頭的時代,容克斯公司首先推出了全金屬下單翼的戰斗機,但是這種被命名為容克斯di戰斗機的新式飛機,就是全金屬下單翼的戰斗機,可是這種金屬戰斗機受到了軍方質疑,因為當年人們的思想保守,軍方無法接受一種單翼金屬的飛機,他們認為這種來自未來的東西,只能存在在科幻片中,那么重的鐵疙瘩,怎么飛得起來?
在試驗中也發現了,金屬單翼戰斗機的速度還沒木頭雙翼機來得快。
不過德國軍方也發覺到,這種金屬單翼戰斗機的生命力遠勝過木頭雙翼機。在經過測試的時候發現,以兩架飛機的蒙皮遭到穿甲燃燒彈攻擊的測試,發現金屬蒙皮在遭到穿甲燃燒彈攻擊的時候,只是留下一個凹坑,而木頭飛機則立即燃燒。
可能是考慮到速度較慢的緣故吧,德國軍方最終放棄了容克斯di戰斗機的計劃,而是讓五十五歲的容克教授研制一種雙翼攻擊機,這種攻擊機當然也是金屬造的,在要害部位安裝有裝甲,以提高飛機的生命力。
于是,容克ji型攻擊機就橫空出世了。
容克ji型攻擊機,是一種采取了全金屬結構的雙翼機,最大升限不高,只有1500米,而它們的作戰高度一般是在150米以下的低空。除了鋁合金蒙皮之外,這種飛機在發動機艙座艙和油箱等要害部位都以八毫米厚的裝甲鋼板覆蓋,飛機從下面到周圍一圈,就像是把要害部位安裝在金屬浴缸里一樣,有效的避免霖面火力對飛機的傷害,保護了飛行員的生命。
這種帶有裝甲的飛機,往往在地面防空火力兇猛的地方出入,經常是身中數十發子彈甚至上百發子彈,飛機都安然無恙。
德軍的容克ji型攻擊機發動機功率為200馬力,自身攜帶了兩挺g14航空機槍,每一挺機槍配備1000發子彈。在機翼和機腹還有掛架,機腹可以掛一枚200公斤的航空炸彈或是兩枚100公斤炸彈,機翼上四個外掛點,可以掛20毫米和30毫米的航空機炮吊艙,也可以掛航空火箭發射架。
以標準的對地攻擊的配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