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誕生,這真的不好說,或許美國這個國家還會出現,但首都肯定不叫華盛頓了。其次,如果沒有了華盛頓,美國就不大可能會走工業化的道路,到了最后,就是一個大號的巴西。
美國的國父華盛頓,其實是一個罪行累累的家伙,他屠殺印第安人可是不遺余力,華盛頓把印第安人同狼進行比較,說兩者都是掠食的野獸,僅僅形狀不同而已。他實施滅絕政策,教導軍士們從印第安人死尸上剝皮。他甚至放話,剝下印第安人的皮,可以制作出優質的長筒靴。
所謂的美國國父華盛頓,就是這樣的一個殺人惡魔!比起希特勒屠殺猶太人,華盛頓可以說是做得更過分。同樣的,帶領美國走上工業化的西奧多·羅斯福,也是一個屠夫,他說過,只有讓印第安人死絕了美國才能安寧。
試想一下,若是沒有一個強大的美國,一戰仍然會爆發,因為新興的德國夾在法國和俄羅斯兩個大國中間,生存十分困難,想要走向強大,德國只能先解決掉一面的敵人,這就需要戰爭。
而且德國缺少海外殖民地,他們需要殖民地,就需要挑戰英法老牌帝國主義。
但如果沒有美國,德國也就不會戰敗受到嚴厲的制裁,一戰就會變成德國、英國和法國輪流放血的戰爭,但是打到了最后,雙方都會打不下去,最后進行了和平協議的談判,德國也就不會割地賠款,最后導致經濟崩潰。
正是德國經濟崩潰了,美國放給德國巨額的貸款,猶太金融財團又趁機從德國獲得大量的利益,使得德國快破產了,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希特勒只能發動了入侵波蘭的
戰爭,可是英法又對德國宣戰,這才導致德國趁機轉頭收拾法國。
歸根結底,一切戰爭罪惡的根源都在美國。
再說二戰結束以后的戰爭,那一場戰爭背后沒有美國的影子?
德軍在索姆河防線的再一次失敗,證明了單兵反坦克武器并不是對付坦克的最好武器,并不能阻攔坦克的進攻,坦克仍然是陸戰之王,如果己方沒有足夠的坦克,那就無法阻攔坦克部隊的進攻。
固然,英國人在這一次的戰役中損失了十多輛坦克,可是坦克并非是單獨的坦克出來進攻,而是后面緊跟著步兵。坦克的作用,就是掩護步兵奪取陣地,消滅對手的機槍火力點,以自己的身軀遮擋對手的子彈,保證步兵的進攻。而且各種反坦克武器射程都遠不如坦克,所以說,坦克的進攻,可不是步兵能夠擋住的。
七日之后,大獲全勝的英法聯軍再一次向德軍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也就在英軍的坦克再次隆隆出動,向德軍的陣地碾壓上來的時候,突然英國人驚恐的發現,對面的德軍陣地上,也出現了不計其數咆哮的金屬怪物,正在向自己的方向疾馳而來。
“該死!坦克!德國佬的坦克!”英軍坦克手驚恐的喊叫起來。
那些德軍的坦克明顯在設計上比英國人的坦克要先進多了,英國人看到,那些德軍的坦克車身上面有一個可以自由旋轉的炮塔,上面安裝了一門火炮。就在英國人的坦克向前沖鋒的時候,德軍的一輛坦克停了下來,炮口對準了一輛英軍坦克,只聽到“轟”一聲火藥氣體的轟爆聲,坦克炮口吐出一團火球,向一輛馬克2坦克高速飛了過來。
37毫米坦克炮炮彈擊中了這輛馬克2型坦克,炮彈就像是一個鐵錐子扎在了豆腐上面一樣,一下就擊穿了馬克2型坦克只有6毫米厚的脆弱裝甲,穿甲彈鉆入了英軍坦克車內,雖然穿甲彈內不含炸藥,可是穿甲彈在擊穿裝甲的時候,產生了極高的溫度,接著炮彈就擊碎了一名英軍機槍手之后,撞上了車內的發動機,灼熱的炮彈一下就擊穿了發動機,引發了發動機內的汽油熊熊燃燒。
中彈的馬克2型坦克燃起火苗,車內的英軍士兵紛紛打開車艙門逃出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