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雖然也是飛行員,但他居住的并非是飛行員住艙,而是高級軍官住艙,因為他是作為一名艦長培養的,在二戰爆發之后,他將會回德國成為一名航空母艦的艦長。
其實李世民級航空母艦,就是為了給德三子量身定做的,若是普通的開放型機庫甲板航空母艦,到了風高浪急的北大西洋就幾乎不能用了,而封閉式機庫甲板航空母艦的載機量太少了,拿英國為例,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排水量22000噸級,滿載排水量接近三萬噸級,可是能搭載的飛機卻只有六十架;而同等噸位的美日航空母艦,載機都可達八十架以上。
為何英國航空母艦載機那么少呢?就是北大西洋惡劣的海況決定的。
而李世民級超級航空母艦,采取了斜角飛行甲板,這樣就等于增大了機庫面積,雖然是封閉式機庫甲板,但是載機的數量卻高達驚人的150架!這樣一艘航空母艦等于兩艘半英國的航空母艦,再加上艦載機性能的領先,一艘李世民級航空母艦,可以吊打四到五艘英國航空母艦!
對于德三子來講,有個四艘這樣的航空母艦,就能奪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權。只要德三子頭腦不發暈去打蘇聯,英帝國主義的毀滅是遲早的事情,沒有了英國,美帝國主義也就只能龜縮在大洋對岸了,不可能把他們的爪子全世界亂伸。
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第一個洗漱完畢,離開自己的艙室,走進了飛行員餐廳內,在這里等待別的飛行員到來。
4點15分,飛行員們陸陸續續進入了飛行員餐廳。
4點45分,用完餐的飛行員們陸
陸續續走出了飛行員餐廳,乘坐電梯進入了飛行甲板上的艦橋內,在艦橋內的飛行員休息室內待命。
航空母艦的機庫甲板內,地勤人員們早就忙碌開來了,他們給飛機加滿燃油,檢查飛機的發動機和其他零件,然后把飛機送上升降機,再把一架架飛機用升降機提升到飛行甲板上。
由于采取了斜角飛行甲板的構造,這艘航空母艦共有四部升降機,右舷艦橋前方一臺升降機,艦橋后方兩臺升降機,左舷后部一臺升降機,所有的升降機都在艦體外部,不僅增大了機庫甲板面積,而且升降機把飛機送到飛行甲板的效率更高了,一臺升降機可以同時把兩架飛機送上飛行甲板,四臺升降機,一次性就能把八架飛機送上飛行甲板。
艦載機被送上飛行甲板之后,就被拖車送到了飛行甲板前部的起飛區后面。飛行甲板上有彈藥升降機,艦載機需要掛載的彈藥,通過升降機送上飛行甲板,再由地勤人員把彈藥掛在飛機上。
5點正的時候,頭一批發起攻擊的飛行員們依次走出飛行員休息室,魚貫進入了飛行甲板,排著隊走上了他們的飛機。
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走在第一個,他將要駕駛一架海鷹式戰斗機起飛,這種戰斗機,就是安裝了一臺1600馬力風冷星式氣缸式發動機的新式戰斗機,這種戰斗機最大時速為每小時612公里,最大升限可達11600米高空,戰斗機的座艙和油箱等關鍵部位都有裝甲鋼板防護,極大的提高了飛機的生命力。而這種戰斗機的機載武器是兩門20毫米機關炮,一共備彈800發,每一門機關炮裝備400發炮彈。
除了固定的兩門20毫米機關炮之外,海鷹型戰斗機還有三個掛架,可以掛副油箱、炸彈、機炮吊艙和空對空火箭彈吊艙等外掛式武器,在敵方戰斗機作戰的時候,可以在機腹掛一門30毫米機關炮,用來對付那些皮糙肉厚的美軍戰斗機,哪怕是堅固的美式戰斗機,中一枚30毫米炮彈,也差不多完蛋了;在攔截敵方轟炸機的時候,可以在機翼下的兩個掛架上掛空對空火箭彈,只要一枚火箭彈,就能擊落一架重型轟炸機。
李世民號航空母艦上搭載的對海攻擊主力魚雷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