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之外,未燃盡的燃料爆炸燃燒,這樣的一枚反艦導彈,就能輕松擊沉一艘輕巡洋艦,可以重傷一艘重巡洋艦或航空母艦,可擊傷戰列艦。兩枚到底可以擊沉一艘重巡洋艦或航空母艦,六到十枚,可以把一艘戰列艦送入海底。
反艦導彈其實也是巡航導彈的一種,以噴氣式發動機作為動力。可是以目前的技術,還無法造出渦輪噴氣式發動機,更別說渦輪風扇發動機了。想要制造出可以用在飛機上使用的渦輪噴氣式發動機,還需要材料學的發展,以目前的技術水平,還尚未能夠達到這一步。
這個時候,能生產出大功率活塞式發動機已經是不簡單的事情了,更別說異想天開的制造渦輪發動機。
關鍵在于壓氣機葉片能夠承受的高溫,若是材料不過關,抽氣機葉片在高溫的情況下會軟化,導致葉片脫落,將會造成機毀人亡的事故。所以說,在解決耐高溫材料的技術之前,陳新元暫時不會去考慮制造渦噴和渦扇發動機,不過目前材料已經在研制之中了,相信十年之內,可以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噴氣式戰斗機。現在已經是到了1926年了,陳新元相信,在1936年蘭芳可以造出噴氣式戰斗機。不過他已經一百零六歲了,估計他很可能看不到那個時候了。
渦輪式發動機的技術難題暫時沒辦法解決,于是蘭芳的科技人員想到了之前陳新元曾經提出過的沖壓式發動機。
沖壓式發動機無論是結構還是技術,都比渦輪式發動機要簡單多了,沒有轉子,沒有渦輪葉片,沒有壓氣機,只有進氣口有個壓氣錐,發動機帶動導彈
在空中高速飛行的時候,前面的氣體從進氣口進入,通過壓氣錐,空氣突然從比較寬的空間進入狹窄的涵道內,受到擠壓,變成壓縮空氣。這時候噴油口噴出航空煤油,由火花塞點燃航空煤油,航空煤油在燃燒室內熊熊燃燒,把空氣從噴氣口噴出,這樣發動機就能驅動導彈飛行。
但是沖壓式發動機的缺點就是,在靜止的狀態下無法做功,需要達到一定的速度,才能讓沖壓式發動機發動起來。經過科學家的計算,沖壓式發動機至少需要達到兩倍音速才能使用。
為了讓導彈達到這個速度,首先就要有個東西能把導彈加速到二馬赫的速度。那么使用什么東西把導彈加速到2馬赫呢?
火箭發動機!導彈先用火箭發動機加速到2馬赫以上,然后沖壓式發動機點火啟動,這樣就能讓導彈保持速度,一直到擊中目標為止。
科研人員和技術人員們緊張的做實驗,他們先是畫出了圖紙,然后在火箭制造廠內以手工制造出火箭發動機,在飛機制造廠內造出了沖壓式發動機和彈體。
除了彈體和發動機之外,導彈還要有遙控接收系統,利用發射導彈的軍艦,雷達探測到目標,再以軍艦上的操作人員來引導,讓導彈擊中目標,這些東西就需要電子技術的發展了。
這個時代的電子設備,無論是雷達、無線電臺、無線電報、收音機、留聲機等電子設備,使用的都是龐大的電子管。而蘭芳的半導體晶體管正在秘密研制中,還未誕生晶體管,因此導彈的電子設備也不例外,也是使用電子管。
不過蘭芳生產的電子管,已經是比別國的電子管要小巧了許多,只有英美生產的電子管的一半大小,這樣他們的無線電臺和雷達體積就能縮小許多。
當第一臺遙控器和遙控接收器被生產出來后,科技人員們弄來一架退役的雙翼戰斗機,把遙控接收器安裝在這架飛機上,進行地面遙控試驗。
遙控器由地面的操作員控制,接收器安裝在飛機的駕駛艙內,接收器接收到了信號之后,就會把電流轉化為機械能,用來控制飛機的右門、操縱桿等裝置。
這架雙翼機被地勤人員啟動了起來,飛機發動機發出轟鳴聲之后,地面的操作員就扳動了遙控的操縱桿,隨著地面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