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砣其實是它的俗稱,它的本名叫權。
我們現在一般說政權、權利、有權無權什么的,都是權本義的引申了。正因為權可以左右稱重,所以管理國家大事時就用權來表示了。
趙琦一眼就看出,這是一枚秦權,此物為十邊形的棱柱體,上細下粗,頂部為半環形鈕。表面鑄有秦始皇廿六年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字體為標準秦篆,結體嚴謹,刻畫工整有力,局部廢棄后人為敲裂,表面字體大部分已經磨損,只能零星地看出一些字來。
不過,這上面的詔書都是紋一的,具體為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一,歉疑者,皆明一之。
詔書大意為二十六年,始皇帝消滅了所有的諸侯,統一了中國。老百姓得到了安寧。現在立尊號為皇帝,于是命令丞相隗狀和王綰,宣布國統一度量衡制度,使有疑惑的都明確起來,一律校正統一。
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意義,大家應該都在書本上學過,秦權作為實際物品,把這段意義實際體現出來,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收藏價值。
趙琦有些可惜地說“大爺,您這枚東西到是不錯,但保存的不太好啊!”
老人說“這個我知道,說起來,要不是它保存的不好,那也不是我一個老頭子能夠拿得下的。就是不知道,你收不收?”
趙琦點了點頭“東西是你的,請出個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