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良聽到攤主開價兩萬八,這不是個小數(shù)目,他心里猶豫了,一是感到貴,另外是怕買錯了。
思來想去,曲良還是決定放棄,把葫蘆瓶放了回去。緊接著,他就看到趙琦把瓶子拿了起來,他也不走了,想看個究竟。
趙琦經(jīng)常在古玩市場轉(zhuǎn)悠,他也遇到過幾次,只是具體水平怎么樣,他就不太清楚了。但見趙琦迫不及待地拿起葫蘆瓶,他心里又隱隱覺得自己放棄了一件寶貝。
與此同時,趙琦仔細(xì)觀察著這只葫蘆瓶,還是一樣,從胎釉、做工、青花、繪畫等方面進(jìn)行鑒定。
這只葫蘆瓶胎體細(xì)潤,屬于乾隆早期的風(fēng)格,這就有個問題。
乾隆瓷器,早期青花發(fā)色與雍正青花差青花呈色雖有多種體現(xiàn),但以安穩(wěn)的純粹蘭色居多。有黑褐、青灰、淡蘭各色,色彩均沉著,紋飾明晰。
而在這只葫蘆瓶上的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看起來反而有些接近中后期的水平,這明顯和胎質(zhì)表現(xiàn)的情況不同。
另外還有一點(diǎn),乾隆青花六字款有顯著的針眼感,青料有些仿拂針刺一般,但這件葫蘆瓶的表現(xiàn)卻要差上一些。
之后,趙琦又找到了零星幾處小問題,判斷此物確實是一件做工非常精湛,足以以假亂真的高仿。
這讓他不但感慨現(xiàn)在一些高仿制作者的水平之高,同時也感慨自己的視力確實增加了不少,連一些別人可能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得到的細(xì)節(jié),他居然都能看得出來。
把那些制作難度很大的真器仿像了,也是一門高超的技術(shù),盡管是仿品,但也有著自己的藝術(shù)性,不能否認(rèn)它的價值。
就像這只葫蘆瓶,和真品相比也只是欠缺了一些而已,買下來收藏也是可以的。
趙琦和攤主一番討價還價,最終以一萬九千五成交。
曲良在一旁看著這件葫蘆瓶成交的過程,心里又開始后悔起來,之前不敢買,現(xiàn)在見別人把東西買了去,又好像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搶去了一般,心里十分矛盾。
趙琦手上沒有那么多現(xiàn)金,只得去銀行轉(zhuǎn)賬,好在銀行還沒下班,辦得也比較順利。
“錢老板,今后如果還有這樣的貨,還請通知一聲。”從銀行出來,趙琦拿出了自己的名片,遞給了攤主。這是他新做的名片,上面只有他的名字和電話號碼。
他其實很想知道瓷器的來源,或者說,作者是誰,但這種事情,就算問了,大家都不熟,也不可能跟他說,于是,他準(zhǔn)備先跟攤主搞好關(guān)系,自然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攤主笑著表示一定會聯(lián)系。
和攤主一起返回古玩城,趙琦準(zhǔn)備去買花盆,卻見曲良湊了上來。
“曲老師你好。”趙琦先打了聲招呼。
“你認(rèn)識我啊?”曲良有些訝然。
“之前聽周大炮提起過你。”趙琦笑著說。
“哦。”
曲良點(diǎn)了點(diǎn)頭,隨即說道“還不知道小兄弟貴姓啊。”
趙琦自我介紹了一下。
“趙兄弟,冒昧地問一個問題,剛才那件葫蘆瓶,是對還是錯啊?”
曲良又自嘲一笑“我這人就是這么瞻前顧后,事后又后悔,不搞清楚,晚上還睡不著覺。”
趙琦告訴他,確實是一件高仿,又指出瓶子上的幾個小問題。
“趙兄弟真是好眼力!”曲良豎起了大拇指,他是真心佩服有本事的人,接著他又有些奇怪“既然東西不對,你怎么還買下它?”
趙琦笑著說“高仿也是有價值的啊。”
曲良反應(yīng)過來,訕訕一笑“我想多了,只分真?zhèn)危瑳]有考慮物品本身的價值,哎!”
趙琦說道“或許,這就是燈下黑吧。”
曲良也應(yīng)聲附和“或許吧,時間不早了,我就不打擾你了,今后有時間一起喝茶。”
“好的。”